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报道 >

网友自嘲工资拖后腿 专家:衡量个人收入需更多数据(2)

2018-06-19 09:31来源: 新华社浏览:手机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陈宇告诉记者,城镇单位平均工资反映的,正是我国劳动者总体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多地统计局负责人在解读平均工资数据时也指出,2017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宏观经济平稳运行,为劳动者工资增长奠定了稳定基础。
  平均工资影响生老病死
  在去年城镇平均工资引起热议的同时,各省(区、市)还陆续公布了2018年社保缴纳基数。在这一榜单中,北京市又以8467元领跑。“两个第一并不是巧合,平均工资是社保缴纳基数的重要参考。”陈宇向记者解释。
  根据人社部规定,各地执行社保缴纳基数与职工平均工资增长联动机制,即根据统计部门发布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来确定社保缴纳基数上下限。
  陈宇以北京为例告诉记者,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缴纳下限按照2017年月均工资40%确定(即3387元),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下限按照月平均工资的60%确定(即5080元)。“由于平均工资增加,北京和上海两地社保缴纳基数上限还首次突破了2万元。”陈宇补充说。
  记者了解到,除社保缴纳基数外,包括职工生育生活津贴、工伤待遇标准、病假工资标准乃至丧葬补助金在内的多种待遇的金额,都是以平均工资为重要参照来确定的。
  正是因为平均工资“隐藏”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重不断上升,有业内专家认为仅以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来确定社保缴纳基数的方法也应该进行修改。“由于与非私营单位相比,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普遍较低,就出现了低收入人群社保缴纳基数较高的现象。”苏海南说。
  针对这一问题,人社部表示,已开始配合有关部门完善职工平均工资统计办法,研究将私营企业纳入职工平均工资统计范围,从而适度降低低收入群体缴费基数。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