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报道 >

“熊孩子”巨资“打赏”主播 平台管理该何去何从?

2018-05-18 19:08来源: 新华社浏览:手机版
  新华社大连5月18日电 题:“熊孩子”巨资“打赏”主播 平台管理该何去何从?
  新华社记者白涌泉
  一段时间来,“熊孩子”巨资“打赏”主播现象频发,金额也从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在令人震惊同时,相关咨询机构研究显示,网络直播用户中近七成不到30岁,呈现出年轻化等特点。在资本争先进入,行业巨头纷纷在网络直播领域抢食态势下,未来的网络直播平台管理该何去何从?
  “熊孩子”巨资“打赏”主播现象频发
  几天前银行卡里明明有5万余元,等几天后取钱时,发现银行卡里的5万多元只剩下两毛钱。
  经询问,来自大连的市民关梅(化名)才得知原来9岁的女儿小鑫曾用绑定自己银行卡的手机登录某直播平台,5万多元分别打赏给了不同的主播,最多的一位打赏了3万多元。
  记者在网络搜索引擎中输入“孩子、直播、打赏”等关键字,发现遇到与关梅同样事情的家长还有很多,涉及的金额也从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令人触目惊心。
  近年来,随着网络直播平台的崛起,资本也蜂拥而至,有一定用户基础的行业巨头在此领域的布局也纷纷提速。资本争先进入,行业巨头在网络直播领域抢食态势正在形成。
  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磊说,网络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这对我国相关法律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用户画像:超六成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近七成不到30岁
  一方面,观看网络直播的用户快速增长,另一方面,用户逐渐年轻化,直播app用户城市分布也与全国网民城市分布基本一致。数据显示,有超六成的直播app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近七成直播app用户不到30岁。
  来自大连某高校的大三学生张鹏的手机上装了2个游戏直播app、2个音乐小视频app。他坦言,平均每天在各类直播app上花费的时间超过1小时。“我喜欢看游戏直播,主要为了看看别人是怎么玩的,我身边的同学也都会看,看过之后大家还会一起交流。”
  国内一家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发布的《中国游戏直播市场年度综合分析2018》显示,电子竞技持续受到各方关注,并且整体产业链完善迅速,相对刺激了游戏直播市场用户的转化。从年龄结构上看,年轻一代为游戏直播平台主力军,这一部分人容易接受新兴事物,且对娱乐类型领域有较高兴趣。
  平台管理何去何从?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丁玉鹏说,未成年人没有能力处置较大金额的财产,一方面,家长要看护好孩子,另一方面,网络直播平台应逐步完善审核、验证身份的义务。
  业内人士认为,网络直播平台是一把“双刃剑”,引导得当可以成为正面宣传阵地。例如,司法公开利用网络直播平台为主体,可以让阳光司法广度不断拓展。
  从今年2月起,国家文化部门指导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加强行业自律,研究制定发布行业运营规范;建立行业“灰名单”“黑名单”制度,实施违规主播行业联动惩戒机制。
  “监管部门下一步应重点关注一些网络主播是否有诱导用户尤其是未成年人的行为。”丁玉鹏说,网络直播平台未来还应逐步完善风险提示。
  “我们应多去关注孩子每天在想什么。”王磊表示,“熊孩子”巨资“打赏”主播背后反映出一个综合性社会问题,“家长、学校以及整个社会都需要思考,为何网络直播能够对孩子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