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人民法院 >

信息化助力 全时空决战 ——广东佛山顺德区法院决胜“基本解决执(2)

2018-05-14 18:32来源:人民法院报浏览:手机版

  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一切愿景,只有在实干中才能实现。顺德法院将执行工作接入综治网格平台,实现执行网格化,利用遍布全区镇村的数千名网格员“耳聪目明”的优势,有效解决了法院执行“人难找、物难寻、案难执”的难题。

  4月8日,在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督导会上,万选才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就顺德法院借助综治网格平台联动解决执行难的做法作了工作汇报,周强院长给予了充分肯定。

  据统计,自今年4月全面推行“执行网格化”工作以来,顺德法院向网格员推送的执行信息有75条,反馈信息92条,直接促成了27件执行案件顺利执结。

  向大数据要效率 实现财产变现大提速

  顺德位于珠三角腹地,经济较发达,诉讼纠纷不少。随着执行案件数量的持续攀升,如何快速变现财产,让申请人尽快拿到“真金白银”,成了摆在顺德法院面前一道必须攻破的难关。

  以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执行体系和执行能力现代化的助推器,周强院长早已给出了答案。

  推进执行信息化,向大数据要效率,提升财产集约变现能力。思路已然清晰,但怎么做,能不能做好?一开始,分管执行工作的副院长李红心里也没底。

  “司法网拍的标的物中房产占大多数,而传统的房产评估模式周期长,成了制约执行效率的瓶颈。”李红列了个数据,2016年至2017年3月,评估的标的物有2084宗,尚未出具评估报告的1000多宗财产里,房产就占了九成。

  找到一种高效公正的房产价值评估方法成为首要解决的难题。经过分析研究,李红选择了地税二手房评价系统。

  “传统的执行房产评估,从摇珠确定评估机构、现场看样到出具评估报告,平均至少耗时3个月。”李红说,如果能利用地税二手房评价系统,直接以地税二手房交易评估价作为起拍价,周期就能大幅度缩短。

  初与地税局协调时,对方有些担忧。李红跟对方算了笔账,2016年顺德区司法拍卖房产就产生8000多万元税收,而2017年第一季度的待拍卖房产已接近去年七成,如果拍卖效率提高,拍卖成交的房产数量将有一倍增幅。“即使房价与去年持平,税收也能翻倍,再算上房价升涨,因司法拍卖产生的税收,估算将超过2亿元。”

  算账算出了双赢的效果,双方很快达成了共识,地税局开放端口,并安排了专人对接。去年3月底,顺德法院出台施行《顺德区二手房评价系统评估暂行办法》,直接以地税系统的评估价作为起拍价,从评估到上拍,45天不到。

  负责评估拍卖的肖凤现场给记者作了演示,登陆二手房评价系统,输入房产登记号,按下计算键,整个操作1分钟,房产价格就出来了。

  肖凤告诉记者,拍卖车位和商铺同样可适用该系统,即核即出价。今年该院还引用了淘宝、京东大数据评估系统,对顺德区域外的房产进行智能核价,为拍卖快速提供价格参考。

  据了解,2017年至今年4月24日,顺德法院网拍标的数共3240宗,网拍4166次,成交金额47.92亿元,溢价率达61.7%,其中2017年的网拍成交标的数位列全国第一。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