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社交账号适合说俏皮话吗?警惕“权力卖萌”(2)
“公器私用”背后是角色认知误区。政府部门的社交媒体账号由雇员运营,这些雇员哪怕发布一条只有一个字的微博也是办公,发表与公务无关的信息是浪费纳税人的资源。即使换个“画风”,开个玩笑,“嬉笑怒骂”,也应与自身职权有关,如中国气象局在预报天气时,常常突破专业术语限制,使用一些精妙的比喻。 如果世上有一类机构不适合说俏皮话,那无疑是政府。社交媒体上的发言,与政务网站一样,都是政府书面发布的信息,不代表任何个人,发言者不是什么自称的“小编”,不具有人格化特征。相反要明确告知受众,这里发言的是机构,首先需要表现的不是“萌”“暖”或“苏”,而是一种“对法定权力负责”的态度。 对于权力卖萌,公众需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权力部门蹭热点,跟安全套品牌蹭热点做商业推广是两回事。在社交网络上的表现,是权力行使中的一环,根本还是要看服务是否到位。一些部门在网上染上了轻浮的话风,为了吸引眼球而使用情绪化、夸大其辞的语言,发布政务信息都一惊一乍,动辄“大事”“重磅”或“你不看后悔”。还有的部门,社交账号活跃异常,自身政务网站形如僵尸;网上姿态很低,网下架子很大;网上口吻亲热,网下打着官腔;对辖区内社会热点避之唯恐不及,对蹭上花边热点倒是十分上心。看上去只为部分网民服务,而不是为纳税人服务,照样脸难看、事难办、门难进。此时,权力的卖萌就是作秀。一个嬉皮笑脸但不办实事的部门,只会让人反感。以至于有网民在现实中投诉某一问题无果,转而上网批评这种“卖萌装傻”现象。 几年前,一个城市官微被称“暖男官微”。在解答市民“想跟男朋友领结婚证,但是家里人不同意,把户口本藏起来了”的问题时,这个账号一面建议对方努力得到家长同意,一面忽然改用汉语拼音及蹩脚的中式英语告知对方可办理户口本挂失补办手续。网上很流行这种句式,一向严肃的政府换了热门句式或是使用了热词,会产生“反差萌”,制造出平等感和亲切感。网民对此很是受用。 殊不知,政府本身负有“好好说话”的义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汉语拼音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微博问政显然不属于这一领域。 国家的语言能力事关重大。我国为此编制了规划纲要,并通过立法来规范使用语言文字,要求国民在公共场合自觉使用规范语言,也要求行政机关、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作出表率。 语言是社会变化的显微镜,每年都有新的热词进入语言生活。网络诞生了许多不合语言规范的热词,如“涨姿势”“不明觉厉”“喜大普奔”“人艰不拆”等。这些热词的生命力还有待时间检验,政府部门尤其要谨慎使用,避免推波助澜。 再说,权力部门萌不萌只是一种外观,不是公众所关心的。毕竟,古老的汉语早有一些成语来提醒世人,“以貌取人”并不足取。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简单地撤销地震局并不明智 03-05
- 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条措施 10-18
- 落寞的保税店:火爆时涌现开店潮 如今瘦身退市 04-25
- 面对身边虐童行为 别做幕后推手 09-16
- 工程非法分包层层转包是欠薪主要原因 12-19
- 开假银行的“董事长”栽了 12-24
-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对杨家才立案侦查 09-05
- 益阳一男子自吹海归“硕士”中央有关系骗走他人20万 04-18
- 中纪委查内鬼 网友:承认衙门无净土反赢得信任 05-22
- 日本8月份核心机械订货继续上升 10-11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