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前沿 >

像爱惜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出”的这道

2018-04-16 21:33来源: 新华社浏览:手机版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 题:像爱惜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出”的这道题北京西城如何“答”
  新华社记者 李斌、樊攀、乌梦达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这是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时提出的重大命题。
  4年多过去了,习近平总书记“出”的这道命题,作为北京建都肇始地及核心区的西城区“答”得怎样?
  老城保护,历史性时刻发生在2014年
  55岁的贾勇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20世纪80年代,他就开始拍摄北京胡同。30多年的拍摄记录,近10万张不同时期的照片,让贾勇成为北京胡同的见证者。
  曾经一段时期,老城内的四合院、胡同逐渐被拆,在他的镜头里,“还有几分老样子的胡同越来越少。”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
  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的北京,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西城区则是北京营城建都的肇始之地,历史文化遗存十分丰富,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及历史文化街区面积均为北京之最,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之一。
  居住在阜内大街近30年的梁士纯回忆,最初胡同里特别干净,街坊们清早背着手、提着鸟笼,边聊天儿边去吃早点。但很快胡同里的人越来越多、车越来越多、电线越来越多、私搭乱建也越来越多。
  “生活和工作在北京,感受着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滋养,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西城区委书记卢映川说,“传承城市历史文脉,这是党中央赋予我们的使命和重托,也是西城区作为首都核心区重大的历史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城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与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首都核心功能、更好保障首都职能履行、提升城市品质、创造城市美好生活结合起来,推动历史街区风貌整体改观。
  从疏解腾退到街区整理,“答题”正在进行中
  百年劝业场、PAGEONE24小时书店……前门西侧、中轴线旁,经过腾退和重新设计,谦祥益、盐业银行旧址、交通银行旧址等8栋风格各异的历史建筑,以“北京坊”的新名称惊艳亮相,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
  北京坊,是北京西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缩影。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该注重与疏解提升工作、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群众生活需求以及打造传世精品相结合。”西城区区长王少峰说,西城区近年积极构建“名城、名业、名人、名景”四位一体的名城保护体系,实现由侧重对“物”的保护向“文”和“物”保护并重转变。
  坚持规划引领,西城区制定了《“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规范性文件。
  西二环阜成门附近,白塔巍然伫立,是北京的标志之一。
  白塔寺区域的900多个小院里,住着6000多户居民。2013年起,阜内大街“白塔寺再生计划”启动,开始对背街小巷、传统院落整治修缮,既腾退私搭乱建,也邀请设计师在不改变风貌的前提下对一个个传统院落进行设计和改造。同时,老城的水电气暖等区域基础设施改造工作也已展开。
  不仅是传统居民院落,诸多文物腾退项目也在推进。2017年,在西城区,浏阳会馆(谭嗣同故居)等15项文物腾退项目启动,护国双关帝庙、护国观音寺、三清观等完成腾退,沈家本故居活化利用,“公车上书”发生地杨椒山祠正在腾退清空……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