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前沿 >

男子25年累计修墓上千座 曾花三天为海外华侨寻墓(2)

2018-04-07 11:19来源:新华社浏览:手机版

  两天苦苦寻找毫无收获,直到第三天下午的三点半左右,王建生刚修完一块墓碑,准备回库房添点水泥,回去的路上他有意无意地瞥着沿途墓碑上的名字。很幸运,终于在“老4区”有了发现。那是一个很老的水泥墓,墓碑上半截已经断了,积土几乎完全埋住了剩余的小半截墓碑,地面上只露出不足10厘米。
  “当时我在想,会不会是这个?”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王建生凑近前,用小铲挖去底部的一些积土,隐约看到碑上有一个模糊的“杰”字——这就是陈家铭祖父姓名中的一个字。再看碑文落款的家属姓名,与陈家铭提供的家属姓名完全一致。“当时我一下子就喊出来了,‘就是他了’!”
  随后,业务厅第一时间通知陈家铭,他现场确认这就是他父亲苦苦寻找了20多年的祖父的墓。“记得当时小伙子特别激动,不停地晃着我的手,嘴里一直在重复着谢谢两个字。”王建生说,由于墓穴已经破败不堪,在公墓的建议下,陈家铭对老墓进行了改造,重新选墓立碑。公墓特事特办,很快就让年轻人带着祖父崭新墓穴的照片回到了美国。一周后,公墓接到陈家铭打来的越洋电话,陈家铭的父亲已经安详离世,当时手里还捏着祖父墓穴的照片。
  讲完这段经历,王建生不免有些唏嘘:“中国人讲究认祖归宗,我们能做的也就这些。有时不一定当下就能找到,往往会先登记下来,再花几天的时间去寻找。” 此刻,王建生还在墓园里伫立,他右手搭着一块墓碑的背面,就像搭着老友的肩膀,一边感慨,一边用指尖摩挲着墓碑上的石纹。
  守墓多年见证世间百态
  1961年出生的王建生如今已年近花甲。高中毕业后,由于母亲要上班补贴家用,他便一直在家照顾卧病在床的老父亲。1993年,在父亲的推荐下,王建生来到八宝山人民公墓当起了守墓人,这一守就是25年。
  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这份职业,王建生很坦率:“当时我父亲说这里有活干,他问我害不害怕。我就说不害怕,都已经烧成灰了还怕啥。”那时候的王建生一门心思想着照顾父亲,也没想着干别的,既然有机会出门做工,“干就干呗!”
  王建生父亲原来是民政局的一位干事,2002年去世。母亲原来在民政局下属的假肢厂工作,如今退休在家。二老都是民政人,自己又在八宝山一干这么多年,“可以说是继承家族传统了。”王建生笑着挠了挠头,有些腼腆,但能让人感受到他骨子里的那份骄傲。
  由于殡葬工作的特殊性,人们只在遇事的时候接触到,加上中国文化中对死亡的畏惧和忌讳,让这个行业长期以来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要说这层面纱的颜色,那必定是暗色的。王建生并不介意别人的看法,家人也一如既往地支持着他。王建生说,做民政就是做菩萨事业,一点也不后悔。当说到“菩萨事业”这四个字,他还特地加重了语气。
  八宝山,相比偌大的北京城,只是微小的一隅,但王建生却在这里见识到了什么叫世间百态。形形色色的人,什么样的都有。有年年来祭扫的孝儿孝女,也有无人祭扫的清冷孤坟,还有因遗产分配不均直接在逝者坟头拼得你死我活。“别人的事情我们管不着,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对得起逝者,对得起家人,问心无愧。”
  不到清明,除了来办事的,基本没人会来园子里闲逛。守墓是一份十分孤独的职业,整日与不言不语的逝者为伍,与生硬冰凉的墓碑石块为伴。王建生似乎习惯了这份孤独,话不多,与外界交流甚少。北京青年报记者提出想添加王建生的微信,但他并不知道该如何操作,直接把手机递了过来。添加好友后,北青报记者扫了一眼他手机微信的界面,竟一目了然,根本不需要上翻或者下滑,只有一个家庭群,妻子、儿子的聊天页以及偶尔说话的一两个好友。他也没有开通朋友圈。他说自己不太会用,也不上网,手机基本上就拿来打电话。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