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报道 >

政法机关发力三大攻坚战为决胜全面小康提供有力司法保障(2)

2018-03-19 20:41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浏览:手机版

    今年两高工作报告指出,过去5年,司法机关加大扶贫领域反腐败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甘肃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朱玉代表介绍说,针对甘肃扶贫资金量大面宽、基层腐败案多发等问题,甘肃检察通过推行“三派驻”“三公开”“三报备”,有效促进涉农扶贫资金安全规范使用。今后,甘肃检察将继续紧盯惠农项目资金等领域,积极参与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惩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
    不仅仅是扶贫,多位政法系统代表指出,新时代,政法机关应当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大局,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助力决胜全面小康。
    京津冀法院就环境资源审判、执行联动、司法鉴定资源共享等签署协作框架协议,天津审结涉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案件12.2万件。河南公安组织开展“护航”攻坚战,去年走访企业5.4万家次,妥善解决问题1319个。
    今年年初,国务院批复《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山东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甲天代表说,山东法院将切实拿出实招和过硬措施,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作出人民法院应有的贡献。
    守护绿水青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美好生活,离不开绿水青山蓝天,这也是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政法系统代表们一致认为,守护绿水青山,政法机关责无旁贷。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妥善办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创新构建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去年,河南公安与环保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1329次,立案侦办环境污染刑事案件326起、查处环境污染治安案件852起,行政拘留880人。
    舒庆告诉记者,为加大打击环境违法犯罪工作力度,河南省公安厅于去年年底成立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总队,标志着河南打击环境犯罪工作从零星向体系、从兼职向专业发展,步入规范化轨道,形成体系打击能力。
    近年来,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令人印象深刻。自去年7月这项制度全面推开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已办理公益诉讼案近1.1万件,其中绝大部分为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
    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充分的“绿色福利”“生态福祉”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晋代表说,今后,检察机关还将把加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作为公益诉讼主攻方向,深化推广“补植复绿”等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江西是我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司法机关如何服务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是葛晓燕思考的问题。她介绍说,江西法院积极探索环境资源案件“三合一”审理模式,成立70个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建立环境资源案件咨询专家库,在风景区设立生态旅游法庭、巡回审判点76个。
    “下一部,我们将推进环境资源领域专业性法院法庭设置,建立健全环境资源司法保障体系,探索设立以自然生态区域、江河流域为单位的跨行政区划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机构,为富裕美丽江西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葛晓燕说。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是大家的共同心声。
    法制网北京3月16日讯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