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三农 >

让贫困户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四位乡村人大代表谈脱贫攻坚

2018-03-16 20:34来源:农民日报浏览:手机版
  3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四位来自乡村的人大代表围绕脱贫攻坚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他们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党支部书记赵会杰、湖南省隆回县岩口镇向家村村委会主任向长江、四川省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云南省墨江县联珠镇党委书记曹庆华。会上,扶贫扶勤不扶懒、要让贫困人口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成为了四位人大代表一致的共识。
  见面会上,李君介绍了岫云村首创的“远山结亲以购代捐”的电商扶贫模式。该模式协调了5000余户城市家庭结亲认购贫困户农产品,以解决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让捐赠者有回报,让受助者有尊严,以带动岫云村脱贫。
  李君说,所谓的尊严就是一种精神,就是贫困户不等不靠的精神。我觉得以购代捐是可以复制的,我们可以买一些贫困地区的农产品,而不是去捐助,因为捐助活动是不可持续、不长久的,如果购买的话,通过市场的行为,会激发老百姓的内生动力。另外,通过市场行为也体现了农民劳动创造出来的价值,通过市场的正向激励,促进农民实现稳定的长效脱贫。
  赵会杰说,国家的帮扶必不可少,但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更重要。我们村有这样一个家庭,男主人是脑血栓后遗症,完全没有劳动能力,只是基本的生活能自理。儿子从出生就重度残疾,肢体严重畸形,并且完全没有语言能力,从一出生就没有下过床,到现在已经29岁了,还在床上歇斯底里地嚷。女主人是我们全村最矮的一个成年人,只有1.35米,这样的家庭,大家可以想象日子多么艰难。但在我们的帮扶下,女主人先后养起了土猪、土鹅,去年已经脱贫了。我们要让贫困人口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地付出行动。
  向长江说,有些农民等靠要,是因为找不到一条致富门路,去打工,没有文化,在家里,又找不到赚钱的门路。怎么办?就要给他找到一条门路,再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比如国家有金融扶贫,是国家贴息的,我们村帮所有的贫困户申请了1万元到5万元不等的贷款,你做多大产业就给你贷多少的钱,这样贫困户就可以不等不靠了。
  曹庆华则介绍了联珠镇在此方面做的一些工作,主要是扶志和扶智的结合。一是从思想上扶志气,二是从智力上扶技能。在思想扶志气方面主要开展了4项活动:一是增进感情的活动,挂钩户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关系从生疏到接近,到熟悉,最后到信任。在这样的前提下,贫困户就会信任你,跟着干。二是树典型,评先进,让贫困户比做争富、正面攀比,树立进取心。三是开展自强、诚信、感恩的宣讲实践活动,让贫困户认识到党的政策来之不易,要抢抓这个机遇去脱贫致富奔小康。四是开展扶贫脱贫承诺,贫困户和挂钩户之间签订脱贫承诺。因为有了信任,贫困户有了方向、有了目标、有了压力、有了责任,触动他要实干、苦干、加油干。在扶技能上,一是培训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技能,二是培训劳务输出技能,三是培训掌握农村新型经营模式。(责任编辑:韩佳欣)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