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升级,“套路”也跟着升级?(2)
一名基层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人说,这些“新变种”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其依托的“老问题”未能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互联网+”等新兴消费领域,消费纠纷具有跨部门、跨地区、取证难度大、专业性高的特征,导致这些消费侵权处理成本高,监管滞后。“‘羊毛出在狗身上’的互联网式思维驱动的新型业态的侵权模式,已经从显性侵权变成了隐性侵权。” 上海市消保委秘书长陶爱莲说,个性化定制已经是消费升级的一个重要趋势,形成了很多新的交叉市场,像全屋定制家具这些需求旺盛的新兴消费领域,缺少标准让监管部门失去了可以依赖的“武器”;而消费者因为缺少专业知识,即使不满意,也难以说出究竟哪里不对,更难进入举证阶段。 “反套路”:这些“武器”好好用 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在消费升级的大潮下,如何让“套路”被“拍在沙滩上”,需要的是往前主动迈一步的主动性和跨部门联动的创新监管模式。 处理消费纠纷、公开信、约谈、通过媒体曝光,这些是各级消协组织的“常规武器”,而消费公益诉讼、参与团体标准制定等“非常规武器”的应用也在增加。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说,部分“互联网+”细分行业天然带有一定的垄断性特征,消协组织如何代表消费者与“一家独大”“几家独大”的巨头进行博弈,考验的是消费者组织的主动性和专业性。 比如,针对新兴的定制家具领域,上海市消保委作为参与方,主动介入到该行业团体标准的制定中,将以前各类团体标准制定中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变为企业和消费者都有话语权。 上海化学建材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傅微说,业内高达七成的家具企业都在转型进入全屋家具定制市场,随着上海市团体标准《全屋定制木(制)家具》15日起实施,自我声明采用该团体标准的47家企业将“有标可依”,下一步希望团体标准能扩展到行业内的更多企业。 (责任编辑:韩佳欣)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 上一篇:北京:办理出入境业务可实现多平台扫码支付
- 下一篇:证券支持诉讼又添新案例
相关阅读:
- 那一抱 引发的悲剧……25岁男子被打进ICU 07-26
- 16年的不懈追踪 一起“骨头案”终执结 06-08
- "专业讨债队"骚扰纠缠借款人 5人寻衅滋事被判刑 08-07
- 男子穿旭日旗T恤参加泰山登山节惹众怒遭"围攻" 09-08
- 中国每年25万人死于自杀 系青壮年人群首位死因 09-11
- "开家军"恶势力团伙以"开"字纹身 聚众斗殴寻衅滋事 02-12
- 已婚男子以婚恋之名诈骗30余万被公诉 04-24
- 冒充专家免费体检推销“保健品”23名被告人因犯诈骗罪入狱 01-22
- 警方预警:近期,这几类通讯网络诈骗案件高发 05-04
- 丁智勇到哈尔滨调研农村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09-05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