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治社会 >

八旬老人靠“拾荒”捐建7个阅览室:“想让更多的人喜欢读书”

2018-03-15 17:56来源:新华社浏览:手机版
  刘图恥老人的书架上又多了一本荣誉证书,今年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首届‘四川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荣誉称号,85岁的刘图恥榜上有名。
  刘图恥是遂宁市卫计委退休干部,2005年以来,刘图恥从未间断自己的“慈善事业”,资助留守儿童、贫困老人,给灾区捐款,邀请家乡老人参加重阳节坝坝宴……但他更大的愿望,是“想让更多的人喜欢读书”。
  多年过来,刘图恥靠捡矿泉水瓶、收废报纸,然后换购了1.3万册图书,建起了农村小学读书室5个,农村阅览室2个。他下一步的计划是,要办一个社区阅览室,“儿童读物、社科图书、党史资料等,都随便借阅”。
  收废报纸的刘大爷
  孙女送了他一辆小拖车
  13日下午,刘图恥拉着自己的小拖车走进遂宁市财政局,门卫一看,就招呼:“刘大爷,你又来拉报纸了啊。”
  遂宁市的多家机关单位、几个大型医院的废报纸都是刘图恥老人“承包了的”,他一去,办公室人员就给他收拾妥当,废旧报刊、纸板、矿泉水瓶等,都帮他装上小拖车,并用绳子捆好。
  以前,刘图恥都是背一个大背包去收报纸,一包好几十斤,“年纪大了,背起来吃力”。几年前,在成都读大学的孙女和几名室友凑钱,买了一个小拖车送给他。
  刘图恥每个星期都要去收两三次废报纸,每个单位个把月去一趟,收到废旧报刊后,刘图恥会进行分拣,好的书刊留下来,其余的卖到废品收购点。刘图恥买的书,有的是废品站“淘来”的,有的是书摊上购买的。
  刘图恥非常爱书,买回来的旧书,他会一页一页地检查,有污渍的,要小心去掉,有折页的,还要用熨斗和重物把书压平。这些工作,老伴会跟他一起做,周末回家的儿子、孙女也会帮忙。
  刘图恥的儿子刘建在安居区一家医院工作,刘建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在父亲的带动下,如今,一些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会直接把废旧报刊送到家里来。
  让孩子们有更多的书读
  8年捐赠1.3万余册图书
  让刘图恥想到捐赠阅览室,是2005年回安居区西眉镇骑龙村老家的情景触动了他。那年回家看望亲戚,他去村上的小学看了看,发现村里的孩子们没有什么文化生活,教学条件也非常艰苦。
  “操场没有硬化,课桌也很破旧”,刘图恥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回家与家人商量,从给妻子治病的应急钱里拿出5000元,然后又张罗筹集了8000余元,将骑龙村小学的操场和教室全部进行了硬化,并协调解决了骑龙小学100套课桌椅、10套教师办公桌椅、150套教学用品等物质。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有更多的课外读物,刘图恥还给骑龙小学捐赠了1700多册图书,在每个教室建起了一个“读书角”。
  从那以后,刘图恥开始了自己建村小阅览室的道路,为了筹措资金,他也开始做起了“拾荒匠”。刘图恥在卫生系统工作了20多年,从遂宁市卫生局爱卫办副主任位置退休后,他开始在卫生系统、多家企事业单位收集废旧报刊。
  从2005年到2013年,刘图恥靠收矿泉水瓶、废旧报刊和纸板等,卖了2.7万多元钱,换购了1.3万余册图书,先后建了农村小学阅览室5个,村卫生室阅览室2个。
  “书是个好东西”
  还要再建一个社区阅览室
  最近几年,刘图恥没有再捐建村小阅览室,他说,现在多数村小并到了中心校,教学条件大为改善,课外读物也很丰富。他现在的目标是,建一个社区阅览室。刘图恥没有具体计算自己已经存下了多少书刊,“大概有1吨多吧”,刘图恥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仅老版的连环画就有1000多册”,这些连环画,刘图恥归类为“珍贵书籍”,放在了家里保管,还有一些普通书刊,他放在单位宿舍空置的车库里,记者看到,车库里的架子和多个柜子里,都整齐地放满了各种书刊。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