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人民法院 >

现代科技与法院工作深度融合 ——全国人大代表热议智慧法院建设

2018-03-13 13:08来源:人民法院报浏览:手机版

  近年来,人民法院积极主动拥抱现代科技,推动现代科技与法院工作深度融合,以公平正义和公信权威为追求,以服务当事人诉讼、服务法官审判为导向,以提高审判质量和审执效率为目标,加快建设智慧法院。

  司法公开提高公信力

    “新时代大力推进法院信息化建设,将为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力一直关注着司法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方面的进程。“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指导法院管理信息系统的智能平台建设工作。大数据及智能语音等信息化手段、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既有助于提高司法的效率,更有助于司法案件数据的分析、研究、利用。这是人民法院顺应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加强自身建设和强化职能服务的需要,也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周强院长指出,过去五年,人民法院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基本形成。智慧法院建设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六盘水市实验小学教师吴明兰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为人民法院推进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智慧法院建设,是伴随着司法领域的又一次技术革新。新时代大力推进法院信息化建设,将为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司法体制改革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动力。

  过去五年,人民法院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将司法公开覆盖法院工作各领域、各环节。开通裁判文书、审判流程、执行信息、庭审公开四大公开平台,在满足当事人知情权、参与权的同时,自觉接受监督,倒逼法官提升司法能力,让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方式感受公平正义,司法公信力得到了大幅提高,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大数据提高审判质效

“建议人民法院不断巩固完善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继续坚持深度运用大数据”

  “全国3525个法院和10759个人民法庭全部接入专网,实现‘一张网’办公办案,全程留痕,全程接受监督,这些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先锋村党总支书记聂永平高度评价司法公开取得的重大进展。

  2016年,智慧法院建设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智慧法院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法院围绕《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确立的2017年总体建成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的建设目标,紧扣智慧法院“全业务网上办理实现网络化、全流程依法公开实现阳光化、全方位智能服务实现智能化”的总体要求,加强顶层设计,遵循标准统一、目标多元、因地制宜等原则,各地法院积极推进建设智慧法院的实践经验,已经初步勾勒出通过技术手段的支撑助力司法体制改革的愿景。在吉林、浙江、海南等14个省市开展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改革试点,实现多部门一网办案,纠纷解决更加便捷。在浙江杭州设立全球首家互联网法院,实现线上证据在线提取、线上纠纷快速审理,探索涉互联网案件审理新模式。对此,很多代表感触颇深。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