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检察院 >

未成年人保护写进最高检工作报告 代表委员点赞

2018-03-10 18:53来源:正义网浏览:手机版
  近年来,儿童遭性侵、虐待的事件被频繁曝光,校园暴力、欺凌也时有发生。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问题,成为2018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
  3月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工作报告中提到,检察机关发布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八项措施,从严打击性侵、拐卖、虐待未成年人犯罪,强化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司法保护。加强涉罪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代表委员为最高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点赞”。
  1.据统计,2017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14岁以下)案例378起,涉受害者超过606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有1.04起儿童性侵案件被曝光,这说明我国儿童被性侵现状依然严峻,为什么会这样?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一是我国缺乏监护人制度,儿童没有受到应有的保护和照顾;二是案件性质隐蔽,不容易被发现;三是从教育规范到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法律空白。
  2.孩子的安全牵动着亿万家庭的神经。近些年,检察机关始终坚持零容忍,针对未成年人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有哪些值得借鉴?
  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营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车轲轶:建立专门机构办理未成年人案件;坚持对涉罪未成年人及未成年被害人适用特殊办案程序;联合民政、共青团组织、妇联等部门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法律援助等。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在上海携程亲子园、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案中,检察机关及时高效地依法办理案件,做法值得肯定。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李秋: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打造重庆“莎姐”升级版,寓普法教育于娱乐之中。
  3.校园欺凌事件屡屡进入公众视线,如何防治此类事情的屡次发生?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马景林:一是要严厉打击,二是要注重源头预防。加强未成年人犯罪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从源头上减少案件发生,是对未成年人最好的司法保护。未来,期待检察机关推动建立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临界预防、保护处分机制,把校园打造成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方兰:校园法治教育最需要的是常态化,增强互动性。希望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加强对孩子法治和道德的培养。建议学校能够在每周固定时间,请检察官或者法官给孩子们上法治课,老师也可以从中受益。
  4.近日,最高检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有何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营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车轲轶:这个《意见》出台太及时、太有必要了。根据《意见》,八类因本人或其抚养人遭受不法侵害等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将获得国家司法救助。检察机关在挽救涉罪未成年人的同时,对未成年被害人的保护救助更加专业、到位。
  5.在完善法律、加强执法等方面,还需做出哪些努力?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南开区政协副主席许洪玲: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如司法适用标准、法律条文实施等,特别是男童保护存在法律盲区,需要及时填补法律空白。司法机关要加大对此类案件的打击力度,从严从快从重处理,不仅要注重对社会秩序的保障,也要注重被性侵儿童合法权益的保护,帮助做好心理重建。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应当强制公开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者信息,并禁止其从事容易接触未成年人的职业。对于实施性侵的人员,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其信息进行公开,通过公示监管,实现真正的“隔离”。建议可以在发达城市立法试点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者信息强制公开并隔离制度,再逐步推广。(责任编辑:韩佳欣)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