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元不多5元不少,广东人“派利是”只讲“意头”不讲钱
新华社广州2月17日电 题:10元不多5元不少,广东人“派利是”只讲“意头”不讲钱 新华社记者 黄浩苑 岁末年初,“全国压岁钱地图”网上流传火热。地图显示,广东压岁钱平均水平仅为50元,被网友们调侃为“遭小孩嫌弃,被大人追捧”。在这个富裕、“红包”年俗流行久广的地区,老广东人“派利是”,至今坚守着“不近人情”的传统:只讲“意头”,不比金钱。五元十元、一元两元,多少随意,心到即可。 派红包是中国流传已久的春节年俗,红色代表驱邪避凶,压岁钱也取其压邪避祟的谐音,代表了长辈对晚辈健康成长的新年祝福。但是,近年来,一些地区的攀比风日盛,一些人因不堪“红包”负担而把春节称为“春劫”。 在经济发达的广东地区,红包却没有展现出相应的“经济实力”,最流行的是5元、10元不等,20元以上面值的红包甚为少见。许多退休或者无收入的长者,“利是”包里就是两张一元,照样高高兴兴地派,照样换来晚辈一声“健康长寿”的祝福。广东人称发红包为“派利是”,取其“利于市”“利于事”的好意头,而且红包必须一派派两个,代表夫妻双方的祝福。 广东省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谢开来认为,红包含有社会和文化两层意义,社会意义涵盖经济价值和人情交往,文化内涵包括祝福等象征意义,在广东地区红包的文化内涵大于社会意义。 重好意头让广东人表示发红包没压力。广州人梁奕铭每年准备100个红包,不止发给亲友,邻里、同事问声新年好都派个“利是”,“每个就5块钱,总共就500元,也就一顿饭钱,大家都图个大吉大利,没人计较谁的红包多,谁的红包大。” 过年大家都喜欢兑换新纸币发红包,广东人也不例外,只是大家都挤着抢兑5元、10元的新币。在广东有开年“扫楼”的传统,第一个复工日未结婚的同事要向已经成家的同事讨“利是”,单身的人们成群结队逐层而上,热热闹闹地给每个办公室拜年,颇有西方万圣节时孩子们讨糖果的氛围。 在广东的部分地区,甚至还有红包“剪一角”的习俗,剪下一角就代表已经收到祝福,红包原原本本退回。谢开来说,不以红包谋钱,不以红包谋事,是广东红包好意头背后的初心。(责任编辑:韩佳欣)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香港各大政团社团一致谴责激进示威者围堵香港中联办暴行 07-22
- 侵华日军“513”部队首被发现 日本老兵:主做细菌研究 06-03
- 宠物殡葬行业问题多 宠物墓地回避是否有资质问题 04-13
- 天津市场监管部门针对权健涉嫌虚假宣传进行立案调查 12-29
- 江西广播电视台原副台长张晓建被开除党籍 04-16
- 为辖区无证摊贩开绿灯 这场街角巷落的微贪腐案尘埃落定 07-07
- 步长董事长女儿花巨资上斯坦福?董秘:以公告为准 05-03
- 阳泉市检察院对假酒销售商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12-23
- 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03-08
- 把认罪认罚从宽作为“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抓紧抓实 05-30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