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治社会 >

急救课程列入中小学必修课(2)

2018-01-28 18:30来源:广州日报浏览:手机版

  医疗
  建议将急救课程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建议将‘急救课程’列为广东省中小学的必修课!”身穿白大褂的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中医院急诊大科副主任丁邦晗列举数据、案例说明普及心肺复苏等急救课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并提出具体措施建议。在发言的最后,他更是把这句话重复强调了三遍,引起全场热烈掌声。
  “每年,中国有54万人因心脏骤停丧命,能救活的比例不到3%。不是我们医护人员不努力,是因为到现场时已经来不及了。”丁邦晗说,当患者出现心脏骤停,1分钟内得到有效心肺复苏,90%的患者可以救活;4分钟内得到有效心肺复苏,50%的患者可以救活;6分钟内得到有效心肺复苏,只有10﹪的患者可以救活:10分钟才开始心肺复苏,心脏骤停的患者几乎不能救治。时间就是生命,然而“懂急救”“会急救”的医生大多不在发病现场,没有经过培训的第一目击者多“袖手旁观”。
  “要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懂得急救,才能够提高急救的成功率。所以我的建议是,将 ‘急救课程’列为广东省中小学的必修课!”丁邦晗呼吁。他表示,急救课程人人都能学得会,只要经过10到15分钟的培训是完全可以掌握的。
  丁邦晗建议,由广东省教育厅修订中小学生的课程大纲,将急救课程纳入中小学的教育体系中,不仅要求中小学的学生学习,而且要求老师掌握;由广东省卫计委、广东省科协、广东省红十字会等共同组建广东省“社会急救培训师”队伍,由这支队伍对中小学生进行定期培训;由省级财政统一协调,每年给予专项经费支持此课程;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力争人人懂急救,人人会自救,人人参与急救。
  卫生
  建议企事业单位向公众开放厕所
  “如厕”事虽小,却关乎百姓民生。广东的厕所供给足够吗?男女厕位比例合理吗?银行、邮局、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的厕所能不能向社会开放?在即席发言环节,省政协委员李静波提出,广东应进一步推进“厕所革命”,“尤其要增加女性厕位,这个建议首先得到我老婆的大力支持。”他幽默的话语更是引来现场热烈的掌声。
  李静波表示,尽管广东卫生厕所普及率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厕所依然是基础设施的短板。人们在一些公众场所仍然难以找到厕所,比如侧位比例没有侧重女性,残疾人厕所仍短缺等。
  李静波列举了三条具体建议,改进“小厕所”里的“大民生”。一是建议公共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向公众开放厕所,不要让民众只能找商场和“麦当劳”。“我国银行、邮局遍布城乡,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银行,少建一个VIP室,就给我们增加一个厕所。”他打趣道。二是提高女性厕位比例,女厕位与男厕位的比例不小于3:2,鼓励设置男女厕位转换,添置残疾人厕位,体现人文关怀。三是建议政府将厕所建设纳入城市、乡镇、企事业单位的文明建设指标,用制度强化厕所建设,使群众有更多的生活便利获得感。
  无独有偶,另一位省政协委员何唯平也提出了“推动全省厕所革命,向现代智能厕所国际示范目标引领”的提案。他表示,厕所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机制创新,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合理布点,走一条厕所可持续发展新路子。例如,把商业体与公厕巧妙地结合起来运营,采取“厕所+商铺”“厕所+饭店”“厕所+垃圾中转站”“厕所+老人活动室”等模式,既为市民或游客提供便利,又维护厕所卫生;或采取“厕所+旅游咨询点+小商店”模式建设,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集如厕、咨询、订票、参团等服务功能,可大大缩减成本。(记者林霞虹、方晴、罗桦琳、廖靖文、张露、王其琪、申卉)(责任编辑:韩佳欣)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