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聚焦:经济发展高质量,人民生活高水平
新华社南京1月25日电 题:江苏聚焦:经济发展高质量,人民生活高水平 新华社记者 王存理、陈刚 经济总量跨入8万亿元新台阶,结构动力持续再优化——刚刚过去的2017年,经济大省江苏发展保持稳中向好,质效齐升。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江苏再次凝聚共识,迎着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吹响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号角。 再上“新台阶” 继苏州、南京之后,2017年,无锡成为江苏第三个GDP过万亿元的城市。 比经济总量更珍贵的,是这个一度被部分人“看衰”的老牌工商业城市的转型升级探索。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已成为无锡一张响亮的名片,此前连续两年召开世界物联网大会,吸引全球目光。 从2012年5.4万亿元算起,江苏经济总量已连续跨过三个万亿元台阶。2017年增幅在7%以上,突破8万亿元。 上台阶的不仅仅是数量,量质效齐头并进是江苏经济的重要特点:工业经济雄厚,但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4.7:45:50.3;传统产业庞大,但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增至42%、3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占全国七分之一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 中科院安全可控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新松机器人未来科技城、康得新先进高分子膜材料……去年,一批投资规模过百亿元的项目在苏州落地。 这一年,苏州迎来“关键拐点”: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首次过半。既体现当地新旧动能转化力度,又彰显以工业经济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正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 江苏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也在增强。苏中苏北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由2012年的40.1%提高到43%左右,城镇化率超过68%。 加快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的开发区,更是江苏经济的突出“亮色”。131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创造了全省50%左右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近80%的工业增加值、75%的实际使用外资和80%的进出口总额。 “我们开发区创新转型、产业升级的根本任务,就是推进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南京江宁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万平说,他们正打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航空等千亿级创新产业集群。 重塑“驱动力” 湖面野鸭成群,岸边芦苇摇曳……不久前,徐州九里湖正式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公园管理中心主任于道平说,这片曾经满目疮痍的采煤塌陷地,现有植物218种,鸟类149种。 历经阵痛的蝶变,尤为动人。江苏经济发展靓眼的数据,是在一年关闭千余落后化工企业、钢铁煤炭水泥企业等去产能成效显著、严控房地产和金融风险的同时实现的。 “纠偏”和重塑发展驱动力,江苏矢志不渝。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引发广泛关注。实际上,此次江苏有54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奖,总数保持全国第一。 其中有一批聚焦产业技术创新的重大成果。如,中复神鹰碳纤维公司主持完成的“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南京南瑞继保公司参与完成的“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这体现了江苏科技创新驱动的努力和实力。如今,江苏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2.7%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列。 以改革力度,提升创新浓度、增强营商热度,江苏一直在努力。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地方职工福利:多省节日慰问全年不超1千 上海不超400 02-09
- 青海将向59.6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两节红包” 12-09
- “指尖消费”将强势拉动中国经济 03-09
- 八项规定两周年述评:铁面执纪形成强大震慑 12-02
- 刘延东出席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07-31
- 民政部门对冬季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展开救助行动 12-01
- 那仁和布克牧场住村干部坚持做到 “三个结合” 09-27
- 东航北京新机场主基地开建 06-29
- 新疆吐鲁番托克逊再掀全民集中宣传反恐维稳高潮(图) 06-04
- 加州限制亚裔生入学法案暂搁置 将听取华人意见 02-28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