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工商 >

用“红黑名单”为诚信旅游“站岗放哨”

2018-01-24 23:17来源:中国法务网浏览:手机版

  黑龙江省《诚信旅游建设“红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于日前正式印发,该办法旨在建立旅游行业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促进旅游业健康稳定发展。该办法要求对“红黑名单”实时公布,规定公众有权查询相关信用信息。(见1月15日《人民日报》)
  近期黑龙江出现几起旅游宰客的负面新闻,此时出台“红黑名单”或许有紧急行动的意味,积极意义显而易见。旅游行业“黑名单”制度已经实施几年,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主要是针对消费者的。此次黑龙江省“红黑名单”则是针对旅游经营者,创新意义比较明显。新在诚信旅游建设能精准发力,有了“红黑榜”,相关部门奖励诚信、惩戒失信就一目了然,“红黑名单”成为旅游业诚信建设的“哨兵”及“千里眼”,有利于及时发现守信或失信经营者,对营造良好的旅游信用环境将发挥积极作用。
  如今,旅游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引擎。刚刚出炉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国内和入境旅游人数超过5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5.3万亿元,旅游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就业的综合贡献率都超过10%。预计2018年,国内和入境旅游人数有望超过5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预计突破6万亿元。在庞大的旅游市场面前,强化诚信、规则与文明,严肃规则与秩序,严惩违规经营、宰客等行为显得尤为必要与紧迫。只有认真打造旅游法治环境,包括经营者及游客在内,人人守纪守规、讲信用讲文明,才能换来市场的规范、有序。
  笔者以为,“红黑名单”要发力,关键靠落实,确实做到奖罚分明。奖励诚信与惩戒失信,赏“红”罚“黑”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建设诚信旅游,要形成以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行业风尚,让诚信者吃香、失信者吃亏成为旅游业共同价值观。榜样的引领作用不可缺失,对守法守规守道德、讲信誉的典型要大力宣传和褒奖,实行联合激励,这对弘扬旅游行业向上向善的主旋律将大有裨益。
  同时,笔者认为,净化旅游消费环境离不开对“黑名单”反面典型的曝光与惩戒,惩治宰客等违规失信行为就是捍卫诚信。在法治社会,如果失信成本很低,对破坏诚信及规则的人网开一面,不诚信甚至有利可图,那么失信就会产生一种负面的“导向效应”。只有让失信者有切肤之痛,让诚信者扬眉吐气,方能最大限度减少失信,确保旅游市场的法治与秩序。(责任编辑:韩佳欣)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