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检察院 >

我国织密公共安全网 利剑出鞘守护一方百姓平安

2018-01-20 12:58来源:正义网浏览:手机版
  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 题:护佑平安的“压舱石”——综治平安建设新进展
  新华社记者 刘奕湛
  社会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是民心所向,胜之所往。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综合治理模式、健全完善110警务指挥机制……一直以来,全国政法综治战线通过不断创新,多措并举强化社会治理,有效提升了社会治安防控水平和治理能力。
  构建立体化防控体系,织密公共安全网
  湖南省凤凰县公安局民警姚本忠倾心“天网”,善于从监控探头和视频影像中捕捉嫌疑人的蛛丝马迹,近年来,在他的指导下,凤凰县公安局依靠“天网”工程累计破案800余起,为辖区百姓挽回经济损失5000余万元。
  “天网工程”“雪亮工程”是筑牢基层基础防控网的有力支撑,把治安防范延伸到群众身边,发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治安防范,真正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
  公共安全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是平安建设的晴雨表。目前,“雪亮工程”建设被纳入“十三五”有关规划。中央综治办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确定了“雪亮工程”45个示范城市(区)和首批53个重点支持城市(区)。各地按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总体目标,不断完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传输网络、视频信息共享平台、安全管理系统。
  江西省吉安市全力打造智慧城市,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形成“圈块格线点”防控布局,撬动民资建设“地网”和“城市联网报警系统”,推广群防群治“红袖标”工程和“民警人人都是110、群众个个都是治安员”的工作模式,全市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长期保持全省最低水平。
  此外,各地深化拓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将人、地、事、物、组织等基本治安要素纳入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山西平遥创新“网格+”,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平遥县古陶镇围绕平安建设,拓展网格功能、放大网格效应,创新了“网格+”模式,全镇累计受理各类网格化服务管理事件4万余件,办结率达97%。
  创新治理模式,提升群众满意度
  安徽省桐城市综治办牵头组建了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市直33个部门在指定科室设立“六尺巷”调解工作室,各镇(街道)、村(社区)组建“六尺巷”调解工作室、打造“一站式”纠纷解决平台,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目前,全市建立233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了“六尺巷调解工作室”全覆盖。
  从浙江“枫桥经验升级版”到安徽“六尺巷”调解工作法;从湖南综合治理联勤联动,到广东“数据云”精准解决问题纠纷,各地政法综治部门结合自身特点,遵循治理规律,弘扬优良传统,把握时代特征,不断丰富综治内容,创新综治形式。
  面对日益变化的社会环境,只有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才能找准社会治理的方子、找好守护平安的法子、找对联系群众的路子。
  辽宁省锦州市积极推行暂住人口分类管理,在全市推行出租房屋分等级、暂住人口分类管理,分类落实“跟踪管”“重点管”“常规管”三项要求,既减轻了民警负担,又提高了服务实效。以落实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为契机,建立完整的实有房屋实有人口档案。
  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充分运用大数据思维采集基础信息,加强关联比对,更好地为决策服务,切实提升打防管控服效能。
  南京市公安局民意110强化大数据深度应用,将民意民愿转化为智库信息源,真正踩准民意的“鼓点”,民意110运行以来,群众不满意事项整改率达99.87%,群众不满意事项降幅达56.25%。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