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通县边麻沟村:再造绿水青山让生态生成金
在青海省大通县朔北藏族乡,有个名为窎沟的地方。“窎”字在字典里的意义为“深远,遥远”,足见这里的偏远,而边麻沟村又是窎沟最深最远的村庄。要是说起一个村庄很偏远,有点文艺范儿的人总会联想起陶渊明笔下那处世人皆向往的桃花源,而现实主义之人想到的多是穷乡僻壤之类。边麻沟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会是哪样呢?三年前,这里的确还是一个穷山沟;可三年后,这里却已换了天地。 为了一探究竟,近日,记者一行驱车沿着窎沟的乡道,一路爬坡,来到了边麻沟村。虽然是寒冬时节,但午后的阳光很好。路两旁散落着漂亮的民居,远处的田里有些雪还未消融,黑白相间也别有一番韵味,为这里的冬天增添了不少情趣。冬天尚能如此,那万木葱茏、鲜花盛开的夏天岂不更美。现在的美是靠边麻沟村人一点一点干出来的,现在的富裕和幸福生活是靠着边麻沟人一点一点奋斗出来的。 没有民族团结何谈谋求发展 边麻沟村是一个以汉、藏、蒙等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也是大通县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162户村民中少数民族占67%。大家世世代代和睦相处、相互尊重,各民族团结一家亲。这构成了边麻沟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加快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转变”是青海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的目标,细化到农村,就是各民族群众团结进步,共谋发展。“没有民族团结何谈谋求发展,如今边麻沟村的变化就是最好的证明。团结起来才有力量,团结起来才能干成事情。”这是李培东自2014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最大的体会。 村民阿来寿是蒙古族,不过他却娶了一个回族媳妇儿,自从把媳妇娶进门,一家人相互尊重、相互敬爱。婚后两口子办起了“清真”农家乐,生意红红火火,小日子有滋有味。“自从村里有了花海农庄,来的游客就越来越多,也为我们增加了不少收入。”说起这些,阿来寿高兴得合不拢嘴。 与阿来寿娶回族媳妇儿不一样,周成才是外乡入赘到藏族家里的汉族年轻人。“刚来的时候我也有顾虑,但邻里乡亲并没把我当外来人,反倒给了我很多的帮助,这几年我们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说到这些时,周成才感动不已。边麻沟村历来都有一个风俗,只要是入赘到村里的人,村民们都一视同仁,决不另眼看待。现在周成才已经成了村里的一名党员、致富能手。 民族团结大到全村团结一致干事业,小到一家一户、邻里乡亲和睦相处。只有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才能夯实稳定发展的基础。 朔北藏族乡党委书记黄玉珍说:“近年来,我们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活动,注重从加强组织领导、思想教育引导、营造宣传氛围、改善民生、加强生态治理等方面入手,就是要让让民族团结的文明乡风吹遍这里每一寸土地。” 法制讲座、法律咨询、农民文化艺术周、农民运动会,“好婆婆”、“好媳妇”、“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这些已经成为了边麻沟村民族团结的精神法宝,共同繁荣发展的意识日益深入人心。 只有走进边麻沟村,你才能切身感受到这里融洽的民族关系,感受到这里的村民积极向上的活力。如今,边麻沟村不仅成了远近闻名的物质富裕村,更是一个崇尚科学、勤劳致富、尊老爱幼、民风淳朴的精神富裕村。(责任编辑:韩佳欣)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2015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呈重发趋势 农业部门加强监测预警防控病虫 01-24
- 我国"绿色超级稻"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9000万亩 10-26
- 农业部启动2014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 03-04
- 农村土地征收需保障农民公平博弈权 10-22
- 以学促干推动十九大精神在苏区南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01-13
- 加快布局“无人农场” 05-27
- 昌平区流村种出“舌尖上的百合” 12-13
- 四川:补奖政策好 脱贫奔小康 08-13
- 为安徽蔬菜农业生产插上“智慧”翅膀 09-03
- 国际社会热评习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主旨演讲 11-1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