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前沿 >

“新进展”“国家队”“实验室”--屠呦呦团队2018年科研“

2018-01-05 19:37来源: 新华社浏览:手机版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 题:“新进展”“国家队”“实验室”--屠呦呦团队2018年科研“关键词”扫描
  新华社记者梁相斌 周宁 卢国强
  “健康是美好生活的前提,这是党的十九大赋予我们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更是中医药工作者的担当。中医药人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能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诺贝尔奖得主、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透露,2018年,她和团队将重点攻关青蒿素抗疟机理及适应症研究、建设青蒿素研发“国家队”,盼望建立中医药国家实验室。
  “新进展”:研发喜讯传 论文变成药
  屠呦呦告诉记者,今后一段时期内,青蒿素的抗疟机理将是她和科研团队的攻关重点。
  科学界公认的观点是,青蒿素进入患者体内后,在被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内浓度最高——达成这一共识已经近40年,但为何会这样,仍然没有清晰的答案。
  “在对青蒿素抗疟机理的研究方面,我们目前更倾向于‘多靶点学说’,并已取得一定研究进展。”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廖福龙说,研究人员还发现,青蒿中除青蒿素以外的某些成分虽然没有抗疟作用,但对于青蒿素的抗疟作用有促进作用,能够提高青蒿素的利用度。
  同时,科研人员正在借鉴中医药理论,研究青蒿素与其他抗疟药联合用药,采取多药物、多靶点的方式取得更好的疗效、克服耐药。
  更令人欣喜的是,青蒿素这种已被发现40年的药物,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正展示出它更“神奇”的一面:
  在对双氢青蒿素的深入研究中,科研人员发现该物质针对红斑狼疮的独特效果。根据现有临床探索,青蒿素对盘状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明显疗效。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透露,“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开展临床试验。这也是双氢青蒿素被批准为一类新药后,首次申请增加新适应症。
  值得关注的是,科研人员还发现,青蒿素在固有免疫及获得性免疫疾病的各个阶段都可发挥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已表明青蒿素在治疗肿瘤、白血病、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硬化、变态反应性疾病等方面也有一定效果。
  “新的一年,我们要把青蒿素研发做透,把论文变成药,让药治得了病,让青蒿素更好地造福人类。”屠呦呦说。 (责任编辑:韩佳欣)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