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检察院 >

做好廉政扶贫,破除扶贫领域四风

2017-12-21 18:32来源:正义网-检察日报浏览:手机版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近期印发《关于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列举了扶贫领域作风问题的种种表现,有六个方面25个问题。国务院扶贫办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上述问题从本质上看,大部分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12月19日《人民日报》)。
  谈到扶贫,我们通常都会想到如何发展地方经济,帮助贫困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水平。这可以说是经济扶贫。扶贫的成效当然体现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困难群众经济条件改善上。但如果简单把扶贫等同于经济扶贫,而忽略其他方面的扶贫,比如文化扶贫、法治扶贫以及廉政扶贫,或者认为经济扶贫优先,其他方面的扶贫可以拖后放放,就有问题了。
  扶贫工作中滋生四风问题,肯定会影响扶贫工作的开展。大凡比较贫困的地区,大都地理位置偏僻,资源缺乏,交通不便。真正的脱贫不是一时的送钱送米,而是从无到有地帮群众创造致富条件,提升劳动技能。把缺乏资源、缺乏知识和技能的困难群众带出贫困,离不开扶贫干部的全心全力、扎实细致的工作,需要耐心辅导,扶上马还要送几程,容不得花架子,更容不得急躁速成。如果工作作风不严不实、弄虚作假,工作方式上搞一刀切,不但会严重影响脱贫攻坚工作落实,无法真正帮助困难群众脱贫,更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甚至贪腐渎职行为对扶贫工作的危害显而易见,法纪不容,为什么有些地方有些干部还会屡屡顶风犯案?剖析原因,不能忽略的一点就是,很多地方针对困难群众的廉政扶贫工作没跟上。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不仅经济落后,生活困难,民主意识、法治意识也可能比较淡薄。加之资讯欠发达,当遇到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甚至贪腐行为时,不仅辨识能力差,即便知道“有问题”,多数人既不敢抵制,也不会抵制。这就给扶贫领域中歪风邪气的滋长提供了空间,使得个别试图通过扶贫积累政绩、谋取私利的干部敢于在中央强力反腐、严纠四风的大背景下,仍然顶风违纪欺诈贫困群众。
  纠风除弊、反腐肃贪的实践启示我们,治理干部的四风和腐败等问题,除了需要执法执纪部门的不懈努力外,尤其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监督。国务院扶贫办官员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风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影响脱贫攻坚的最重要的因素。加强扶贫领域作风整治,必须补上群众缺乏监督意识、法治意识这块短板。相信随着这块短板不断补齐,贫困地区群众对参与扶贫工作的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能力会越来越强,扶贫干部在工作中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甚至贪污腐败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那些不把扶贫工作放在心头的干部就会被赶出扶贫领域,那些真正把帮困难群众早日脱贫放在心头的干部就会有更大的施展才能的空间。(责任编辑:韩佳欣)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