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败“伊斯兰国” 伊拉克仍面临安全威胁
新华社巴格达12月10日电(国际观察)击败“伊斯兰国” 伊拉克仍面临安全威胁 新华社记者程帅朋 魏玉栋 伊拉克总理阿巴迪9日宣布,伊政府军已收复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伊控制的所有地区,伊拉克取得打击“伊斯兰国”的历史性胜利。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遭到沉重打击,“伊斯兰国”残余力量对伊拉克的安全威胁仍然存在。只有实现伊拉克不同教派、不同民族间的和解,才能从根本上清除极端组织生存的土壤,取得反恐标本兼治的效果。 艰难取得胜利 阿巴迪9日发表电视讲话说:“我向所有伊拉克人民和全世界宣布,我们的士兵抵达并肃清了‘伊斯兰国’的最后据点……伊拉克国旗今天在最远的边境点飘扬。” 阿巴迪说,经过3年多艰难的反恐战争,伊拉克的土地获得完全解放。在人民的坚持下,在英勇士兵的奋战下,伊拉克的土地见证了历史性胜利。 9日早些时候,伊政府军和什叶派民兵收复了“伊斯兰国”在伊境内控制的最后一块区域——位于安巴尔省和尼尼微省之间的贾里拉地区,并完全控制了伊拉克和叙利亚边境。 3年多来,伊拉克平民损失惨重。联合国伊拉克援助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以来,伊境内的暴力冲突和恐怖袭击造成近3万名平民丧生。联合国救援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伊拉克持续的武装冲突造成超过300万平民流离失所,约1100万平民需要人道援助。 安全威胁仍存 尽管已丢掉在伊拉克境内控制的所有城市和农村,“伊斯兰国”对伊拉克的安全威胁仍然存在。 由美国主导的国际反恐联盟发言人瑞安·狄龙本月5日透露,仍有不到3000名“伊斯兰国”武装分子残余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他们主要活跃在伊叙两国边境地带。 尽管伊拉克政府军9日宣布完全控制了伊拉克和叙利亚边境,但当天公布的战报显示,政府军在收复超过3万平方公里土地的过程中仅打死60余名“伊斯兰国”武装分子。 分析人士认为,“伊斯兰国”在伊叙两国的有生力量远未被完全消灭,潜藏在伊西部的残余武装分子将对伊拉克安全构成直接威胁,而流窜在叙利亚境内的恐怖分子则将长期威胁伊拉克边境。 如何标本兼治 伊拉克政治分析人士认为,要避免“伊斯兰国”死灰复燃和类似极端组织在伊拉克再次出现,关键是实现伊各教派、各民族间的和解。 在9日的电视讲话中,阿巴迪特别敦促伊政治人士承担起维护安全稳定的责任,避免发表激发教派矛盾的煽动性演说。他说,煽动性演说是导致“伊斯兰国”占领伊城市的一个“主要原因”,也造成了很多“人道主义悲剧”。 伊拉克反恐事务专家希沙姆·哈希米认为,在击败“伊斯兰国”之后,伊政府应立即着手促成社会和解,给予逊尼派人口占多数的省份更多权利,否则很难消除极端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反恐也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哈希米认为,实现伊不同教派、不同民族间的和解具有重要意义,“一个社会在民族、教派和思想等方面越是和谐,这些(极端)组织便越难以找到突破口。”(责任编辑:韩佳欣)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地方职工福利:多省节日慰问全年不超1千 上海不超400 02-09
- 八项规定两周年述评:铁面执纪形成强大震慑 12-02
- 那仁和布克牧场住村干部坚持做到 “三个结合” 09-27
- 青海将向59.6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两节红包” 12-09
- 加州限制亚裔生入学法案暂搁置 将听取华人意见 02-28
- 新疆吐鲁番托克逊再掀全民集中宣传反恐维稳高潮(图) 06-04
- “指尖消费”将强势拉动中国经济 03-09
- 刘延东出席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07-31
- 民政部门对冬季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展开救助行动 12-01
- 东航北京新机场主基地开建 06-29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