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前沿 >

(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实施细则 2017-12-06 17:06:(2)

2017-12-06 20:37来源: 新华网浏览:手机版

  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反间谍工作任务时,应当出示国家安全部侦察证或者其他相应证件。
  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当严格依法办事,不得超越职权、滥用职权,不得侵犯组织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章 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和权利
  第十五条 机关、团体和其他组织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动员、组织本单位的人员防范、制止间谍行为的工作,应当接受国家安全机关的协调和指导。
  机关、团体和其他组织不履行《反间谍法》和本细则规定的安全防范义务,未按照要求整改或者未达到整改要求的,国家安全机关可以约谈相关负责人,将约谈情况通报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推动落实防范间谍行为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责任。
  第十六条 下列情形属于《反间谍法》第七条所称“重大贡献”:
  (一)为国家安全机关提供重要线索,发现、破获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案件的;
  (二)为国家安全机关提供重要情况,防范、制止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发生的;
  (三)密切配合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表现突出的;
  (四)为维护国家安全,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进行斗争,表现突出的;
  (五)在教育、动员、组织本单位的人员防范、制止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工作中,成绩显著的。
  第十七条 《反间谍法》第二十四条所称“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是指:
  (一)不应知悉某项国家秘密的人员携带、存放属于该项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
  (二)可以知悉某项国家秘密的人员,未经办理手续,私自携带、留存属于该项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
  第十八条 《反间谍法》第二十五条所称“专用间谍器材”,是指进行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下列器材:
  (一)暗藏式窃听、窃照器材;
  (二)突发式收发报机、一次性密码本、密写工具;
  (三)用于获取情报的电子监听、截收器材;
  (四)其他专用间谍器材。
  专用间谍器材的确认,由国务院国家安全主管部门负责。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 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分,国家安全机关也可以予以警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下列情形属于《反间谍法》第二十七条所称“立功表现”:
  (一)揭发、检举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犯罪分子,情况属实的;
  (二)提供重要线索、证据,使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得以发现和制止的;
  (三)协助国家安全机关、司法机关捕获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的;
  (四)对协助国家安全机关维护国家安全有重要作用的其他行为。
  “重大立功表现”,是指在前款所列立功表现的范围内对国家安全工作有特别重要作用的。
  第二十一条 有证据证明知道他人有间谍行为,或者经国家安全机关明确告知他人有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的,依照《反间谍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二条 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执行反间谍工作任务时,公民和组织依法有义务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拒不提供或者拒不协助,构成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执行反间谍工作任务的,依照《反间谍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三条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执行反间谍工作任务,造成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人身伤害或者财物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并由司法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依照《反间谍法》第三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