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教授:不能片面以西方标准评判“双一流”
“双一流”: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 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将“双一流”建设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彰显了党中央对这一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于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具有重大意义。如何科学把握“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意义、本质要求、具体路径?本期观察版几篇文章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 ——编 者 “双一流”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大家手笔) 潘懋元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双一流”建设作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吹响了新时代“双一流”建设的号角,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入了新时代。 一流大学不仅体现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而且象征一个国家科学与文化实力。在没有各种大学排行榜之前,一流大学或著名大学是社会对一所大学的整体评价,其根据是一些不成文的社会共识:一是有卓越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而且能够一以贯之,形成自己的特色,如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柏林大学等都是如此;二是教师水平高,有一批大师级教师,如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虽然是所小型学院,却拥有众多院士;三是学生整体素质高于一般大学,并且培养出一批有突出贡献的著名校友,如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这所小型师院就因为培养出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以及著名的文化总统蓬皮杜而受到世界关注。 由此可见,一流大学既可以是具有卓越科研实力的研究型大学,也可以是特色鲜明的行业型院校;既可以是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也可以是“小而精”的学院;既可以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老牌大学,也可以是锐意变革、勇于创新的后起之秀;既可以致力于培养世界领袖,也可以专注于锻造工程巨匠。一流大学的精髓在于拥有一流的办学理念,而一流大学的个性则体现在使命担当、战略选择和发展目标的差异上。无疑,一流大学既有共性又各有特色,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但是,自从西方国家的大学排行榜盛行以后,一流大学就基本被固化于若干所精英化的研究型大学。这是值得商榷的。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主要也是以西方国家的大学排行榜为标杆。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普及化阶段过渡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更应注重从我国国情出发,紧密对接社会需求、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的,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因此,新时代加强“双一流”建设,要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目标,既建设学术性研究型大学,又激发不同类型高校争创各种类型的一流。其实,不同类型的高校各有所长,都有争创一流的潜质。传统学术性研究型大学可以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在某些领域具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同样有望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因此,在“双一流”建设中,应坚持统筹兼顾、多元发展。 大学与学科休戚相关。一所一流大学必然拥有一个或数个一流学科。从世界范围看,多数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但学科齐全并非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不少高校从建校之初就选择有限的几个学科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并举全校之力将其发展成为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其创立之初仅创设土木系、机械系和化学系三个系,该校的办学目标定为在有限的领域培养引领世界科技变革的先驱者。同时,诸如加州理工学院、印度理工学院、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莫不是凝聚合力重点发展有限的几个学科,据此成为闻名于世的一流大学。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流大学的根基在一流学科。一流学科不应局限于研究传统的“高深学问”。“双一流”建设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根本指向,所谓“中国特色”就是立足中国具体国情、直面中国现实问题。因此,一流学科建设应立足现实问题,有自己的价值标准。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日本8月份核心机械订货继续上升 10-11
- 落寞的保税店:火爆时涌现开店潮 如今瘦身退市 04-25
- 开假银行的“董事长”栽了 12-24
- 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条措施 10-18
- 简单地撤销地震局并不明智 03-05
- 益阳一男子自吹海归“硕士”中央有关系骗走他人20万 04-18
-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对杨家才立案侦查 09-05
- 中纪委查内鬼 网友:承认衙门无净土反赢得信任 05-22
- 工程非法分包层层转包是欠薪主要原因 12-19
- 面对身边虐童行为 别做幕后推手 09-16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