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人民法院 >

“唯有加倍工作,才能不负金刚” ——最高法四巡主审法官方金刚(2)

2017-11-06 21:40来源:人民法院报浏览:手机版


  不畏险途,哪怕比天空还遥远

  援藏三年,方金刚给当地人留下了一名法官的真性情、大情怀。

  方金刚的性格特别耿直。“有点像我们藏族人,说话直来直去的,有什么说什么,我们非常喜欢他。”曾经的西藏高院同事索朗次仁表示。

  方金刚援藏期间,“我们经常聚到一起谈生活、谈案件,他会给我们讲很多办案的经验和做法。他快人快语,和每个同事交谈都没有问题。”索朗次仁说,4月底,他和庭里另一名法官罗色江措来北京培训时,和方金刚一起吃过一次饭。“方庭长专门从郑州坐火车赶来北京,非要给我们接风。金刚还说,西藏的朋友来一趟北京不容易。”

  “我离开北京的时候,他还专门给我买了一套衣服,防寒的那种,是羽绒服。”

  索朗次仁说,方金刚虽然来自内地,但很喜欢和我们藏族同胞在一起。他参加过藏族同事家小孩的婚礼,也会参加一些藏族的节日活动。“我们有时下了班会一起吃饭,有时在他家里,他买点菜,大家一起吃,有时去罗色江措的家里。”

  罗色江措,另一位藏族法官,也曾经是方金刚的同事。从方金刚身上,他看到了什么是一名真正的法官,一名真正挚爱司法事业的法官。

  罗色江措说,方金刚非常善于观察和总结,三年援藏期间深入许多偏远艰苦地区,参与西藏草场牧场纠纷成因及对策、车载流动法庭经验和藏区凶杀案民事赔偿问题等多个调研课题,形成了多篇非常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调研报告。“其中一篇《对西藏法院解决纠纷方式的观察、体验与感悟》富有见地,全文近2万字。”

  索朗次仁也记得:“他一直给我们讲,要开庭审理,法官尽量要做到当庭宣判,他也是在我们这边当庭宣判率最高的一名法官。他给庭里自费买了很多书,这些书全部都放在了我们办公室的借阅栏里。”

  尽管“西藏的路途比天空还遥远”,为了办案、撰写案例、总结审判经验,方金刚的足迹遍布阿里、那曲、昌都等险途。“去阿里市,单程1400多公里,海拔4500米以上,特别冷。路上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为了赶时间,早饭、午饭我们就买些矿泉水、饼干在路上充饥,经常晚上才能吃上口热饭。”

  “他不会考虑自己的情况,庭里有事他就一定要去,他热爱法官的工作。”索朗次仁说。

  率真认真,让当庭宣判成为常态

  在四巡,方金刚赢得了一个“方二真”的绰号。

  方金刚审判团队里的书记员郭凯,更是深深地感受到“师父”的“二真”性情,就是率真、认真。

  “说他率真,是因为他有时候说话毫不掩饰,尤其是在合议庭合议案件的时候,有话直说,绝不轻易改变自己的观点。”郭凯说,“说他认真,是因为他在工作中,非常严格,有时甚至显得非常严苛,有些不近人情。”

  年初,四巡举行春节联欢会,方金刚演唱的英文歌曲成为整场压轴。

  演出时,为和西装搭配,平时不拘小节的方金刚居然认为应该打领结,为此,他急坏了,向同事、熟人到处借领结。

  借到后,方金刚对着镜子照个不停,咧着嘴,开心地不得了。

  忽然,方金刚好像发现了什么,“要在舞台之上进行表演,这个发型还是很重要的,你有没有觉得我发型有点乱?”他摸了摸自己斑白的鬓角,强烈要求身为本地人的“徒弟”郭凯带他去理发。

  路上,郭凯告诉方金刚那个理发店他有优惠卡,可以打折。没想到,方金刚当即回绝:“即便再优惠也是你的钱,我不能用。”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