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余年治污攻坚,南水北调东线水质达标率从3%到100%
10余年治污攻坚,南水北调东线水质达标率从3%到100% 一渠清水永续北送 南水北调东线,长江水出扬州一路北上,润苏北、济胶东,今年年度调水工作启动。通水4年来,100多亿立方米“南水北调水”成了生活的保障水、抗旱的救命水、河湖的生态水。谁曾想到,汩汩清流背后的不易。 东线调水,成败在治污。15年前,这是曾被质疑的目标:让一条条“酱油河”变清,劣Ⅴ类水变成Ⅲ类,COD(化学需氧量)浓度要降到20毫克/升。治理类似的水问题,一些发达国家花了几十年、上百年,南水北调用10年能实现吗? 治污攻坚,东线成了流域治理的范例:2003年到2013年,COD平均浓度下降85%以上,氨氮平均浓度下降92%,水质达标率从3%到了100%。水清了,岸绿了,促进沿线各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迈向双赢。 治污看决心:铁腕关停,绝不让污水进干线 东线治污有多难?调水必经的南四湖颇具代表性。 “这里承接苏鲁豫皖4省32个县的来水,主要入湖河流53条,水系交叉,哪条河治不好,都会影响湖区水质。”山东省环保厅巡视员葛为砚说,上世纪90年代,流域有水皆污,入湖河水基本是劣Ⅴ类,南四湖成了鱼虾绝迹的“死湖”。 这样的水问题,正是现阶段集中凸显的发展难题。东线沿线,经历多年快速工业化、城镇化,水生态亮起红灯,水环境难以承载。有人担心,南水北调会不会成污水北调? “治污关键看决心,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非常重视,明确提出南水北调‘三先三后’原则,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绝不让污水北上。”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要负责同志说。 顶层设计。东线工程治污规划和补充规划相继实施,通过结构调整、污水处理、截污导流、生态修复等项目,建立一体化治污体系,保证一渠清水永续北送。 “确保Ⅲ类水质”,成了各地政府的硬杠杠。江苏、山东沿线铁腕扼污,打响治污攻坚战。 “一家传统造纸厂,就能染黑一条河。”山东省济宁市环保局副局长刘云廷说,10多年前,全省有造纸厂700多家,排污量占到总量的70%以上。对高污染造纸企业说“不”,山东制定了全国第一个流域性排污标准,其中COD排放标准严于国标6倍,氨氮排放严于国标7倍,取消行业排污“特权”,倒逼产业转型。 造纸业只是一个缩影。在济宁,68家企业被列为重点治理对象。山东沿线9市共拒批和缓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510多家,涉及投资近190亿元。省政府挂牌督办的378个污水直排口全部整治完成。 在江苏,大力实施清污分流、节水减排,一批深化治污项目落地。推行环保问责、一票否决,沿线仅化工企业累计关停800多家。治理面源污染,设立水产品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集中区。东线江苏水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松柏说:“水质达标,这是必须守住的底线。” 一手截污,一手给污水找“出路”。调水沿线实现每县至少一座污水处理厂、一座垃圾处理厂。“十二五”以来,山东沿线新建污水处理厂107座,年处理能力15.5亿吨。 东线治污持续推进,排污总量大幅下降,一条条河流涅槃重生。黑臭的南四湖“起死回生”,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水平,跻身全国水质优良湖泊行列。家住微山湖边的蒋集河南村村民崔修宝感触:“现在小时候的河回来了,绝迹多年的小银鱼、毛刀鱼又出现了。” 治污看机制:压力层层传递,科学治污见实效 东线治污,不是权宜之计。水质稳定达标,要有长效机制保障。 谁来治污?2003年,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与苏鲁两省签订责任书,沿线14地市与两省政府再签军令状,明确责任主体,压力层层传递。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10天生产9.1吨!“猴头菇菌种基地”咋成制毒窝点? 04-24
- 简政放权,看看这11部法律作了哪些修改 11-05
- 人民日报评论员:"反契约陷阱"给世界经济带来失序风险 07-14
- 史上最失败舆情公关案例:涉失实披露 京东或将遭集体诉讼 09-07
- 携手踏上亚太繁荣发展新征程——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 11-13
- KTV擅用音乐电视作品作者可主张表演权 07-29
- “温比亚”强势北上 豫皖苏鲁多地暴雨破历史极值 08-20
- 山东:公开悬赏100万缉捕50名重大逃犯 08-17
- 陕西彬州市委市府被指欠八百万 省纪委监委核查 05-29
- 内蒙古一退休厅局级领导干部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 12-01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