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新闻中心 >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绿色发展 专家解析绿色生产和消费法律制度如(2)

2017-11-01 13:40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浏览:手机版

    记者:十九大报告将“推进绿色发展”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首要任务。同时,在强调推进绿色发展时,首先提出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刘俊海: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至关重要。如果说十九大报告体现了我们顶层的制度设计,是我们改革的指南针,那么我们还需要一套具有可操作性、可执行性的、公平合理的法律制度以及配套的激励政策和约束政策。
    政策导向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同时还有围绕导向而设计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放贷政策等。法律制度方面,一是要提升破坏生态文明行为的违法成本,降低违法收益,确保违法成本高于违法收益,使违法收益趋零,甚至趋于负数。二是要提高生态文明的维护效益,降低维护成本,使生态文明建设收益超过其成本。
    因此,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具有更强的可执行性。只有有了先进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的设计,十九大报告中的认识、理论、共识才能落地生根。我们要以“钉钉子扣扣子”的精神,仔细研究梳理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然后聚焦问题,对症下药,并且做到科学、民主、透明立法,否则就会出现“牛栏关猫”“草色遥看近却无”的问题。
    叶林:我们现在有很大的决心要治理生态环境,但实现绿色发展实际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里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不仅仅是纯粹的法律意义上的含义,它既包含法律规范,也是对未来方向的指引。
    一般来说,法律包含一些行为规范,甚至有些法律涉及非常具体的行为规范。比如,对污染物排放的禁止或限制、对企业减排指标的规定等,这从法律规范上为我们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也指引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比如,我们如何将绿色生产与消费融进未来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等方面。
    记者:应该说,我们国家早就开始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生产,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例如贵州省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及生态补偿财政策体系。同时,我们也通过了一些基本法律、部门规章,例如200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刘俊海:在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在资源保护方面有森林法、草原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等。不过,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这些法律法规在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方面存在一些漏洞。其中问题在于,一方面是执法部门的力量不足;另一方面,有些法律存在不精准、不系统、不全面的问题。
    当然,目前缺乏定量的实证研究,但就直观感受来看,法律的落地、行政执法与企业守法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良法善治是关键
    记者:十九大报告已经为我们明确了“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的任务,完成这项任务,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刘俊海:推进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方面,应该在“良法善治”两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良法方面,首先就是要完善生态文明保护的法律体系。一是对现有法律制度进行升级改版,例如有些法律还残留着对企业社会责任考虑不周等问题。二是要制定新的法律。比如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绿色生产与消费,可以制定专门的“绿色生产和消费促进法”。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