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前沿 >

中山大学教授黄天骥:努力当好一座桥梁

2017-10-28 22:20来源: 新华社浏览:手机版
  新华社广州10月28日电(记者 毛鑫)今年82岁的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天骥,最近又忙了起来。原来,北京一家出版社要出一本德语版的《元曲》,急着要他推荐一百篇元曲代表作品并写一篇前言。“本来我正忙着编纂手头的书稿,但这本书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的,非常有意义,多付出点精力也值得。”他说。
  黄天骥所在的中山大学中文系是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的重镇,而他本人也是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然而,在别人看来已经是古代戏曲学界泰斗的他却说:这辈子只努力做好一座桥梁。
  见到黄天骥老先生,是在他位于中山大学中文堂八楼的办公室里。这里也是他的书房:面积不大,三个书架、一张办公桌上堆得满满当当的都是书,但也都收拾得整整齐齐的,并不觉得拥挤。这很像他本人,满头银发往后梳得齐整,一身素色衣服,显得爽爽朗朗。虽然已经82岁高龄,但黄天骥精神很好,身板也硬朗,至今仍坚持每周来办公室工作三四天。
  “说到书,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读到的《精忠岳传》。”黄天骥说,这本书是影响他一辈子的。在他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偶然得到这本《精忠岳传》,讲的是岳飞抗金的故事。“那时抗战还没结束,广州还是沦陷区,我虽然是个小孩子,但是已经什么都懂了,所以读到岳飞精忠爱国的故事是非常感动的。”
  说到动情处,黄天骥摆起身架就诵读起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声音高亢顿挫。后来,《满江红》也成为他最喜欢的一首词。爱国主义的种子也早早埋进了他的心底。
  在黄天骥的书桌上,摆放着一摞等待校对的书稿,这是他正在主持编纂的国家重大社科项目——《全明戏曲》。这部书是要把明代的杂剧、传奇等戏曲尽可能都收集过来,加以校注、断句,成书后不仅会成为明代戏曲的集大成之作,而且将对研究明代社会大有裨益。
  “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实在太丰富了,需要整理出来,一代一代延续下去,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他说。
  黄天骥把“责任”两字看得很重。作为总主编,黄天骥需要对多达5000万字的文献逐字逐句校对、断句。有时不放心,还经常会把属于分卷主编的二次审稿工作也“抢”了去。对于年过八旬的老人来说,这些琐碎却极其重要的工作消耗了他太多的体力、精力。长时间埋头校对书稿已经对他的视力造成了影响。尽管如此,他依然不敢轻易地放过一词一句。
  他告诉记者,对古代戏曲进行校对、断句非常考验编辑的音律、古诗词功底。这对编纂工作来说,资料收集不全的问题或可原谅,但在校对、断句的问题上,却丝毫马虎不得。
  “我国的传统文化、文献作品等,只有保存得好,才能谈继承和发扬。古人在条件很差的时候都能整理保留那么多典籍,现在我们具备很好的条件,如果没有整理保存好传统文献,我们就失职了”。黄天骥说。
  除了坚持做研究外,黄天骥还抽时间重返讲台,承担起针对本科生的教学工作。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黄天骥对中文系的学生办了一次唐诗宋词讲座,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只要时间、身体允许,他都会定期站上讲台。去年,黄天骥又一次回到全校公选课的讲台。这次他开设了《中国古典戏曲研究》课程,面向学校本科生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
  “我讲戏曲讲到兴起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来,声情并茂,手舞足蹈。这样一堂课下来,累当然累,不过累也是一种享受。”黄天骥说:“如果我能把我的知识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传达给我的学生,使他们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有所认识和感悟,那我觉得我对社会就做出了一点贡献。”
  黄天骥说:“我从不敢想会成为大师,但‘桥梁’总是可以做一做的。这一辈子我只是努力去当一座桥梁,这是我的使命”。这个使命是什么?在黄天骥自己看来,就是通过毕生努力,让下一代人更加靠近传统经典;同时也将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通过言传身教,传递给后辈。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