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检察院 >

把楷模精神转化为投身公安事业的不竭动力 “迎接十九大忠诚保平(3)

2017-10-18 13:41来源:中国警察网浏览:手机版


  忠诚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是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思想自觉,是牢记使命、听党指挥的行为自觉,是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意、对公安事业的炽热情感。

  这次当选的5位公安楷模的突出特点就是,他们能够坚守忠诚的职业灵魂,能够将绝对忠诚的思想自觉转化为履职尽责的行为自觉。他们心中都有为党为民的大我情怀。公安楷模们忠实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他们对公安事业真情挚爱、无怨无悔的职业态度,都来自于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担当精神。

  公安队伍是一支英雄辈出、正气浩然的队伍。每位楷模的身上都具有舍生忘死、不惧艰难的高尚品德,积极进取、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顽强拼搏、敢打必胜的英雄气概,为党和人民利益而战的战斗精神。刘忠义的“破案上瘾”,朱建民“把炸弹抱在怀里一个多小时”,朱振龙破获大案积案的执着坚守,李浏华的“必胜的决心”,无不体现了公安队伍生生不息的英雄基因。他们身上还体现了新时期公安楷模的一个突出特点: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精于钻研、勇于创新。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公安楷模的英雄气概是有人性、有温度的。比如,朱振龙在抓捕瞬间对犯罪嫌疑人孩子稚嫩心灵的保护,体现了新时期人民警察的人情味。这也是楷模精神能够引起强烈共鸣的可贵之处。

  把握方式方法 取得良好效果 

  张洋(人民日报社政文部记者)

  谈及公安,人们有很多种印象。面对歹徒,他们是刀尖上的战士;面对灾难,他们是逆行的英雄;面对各种邪恶势力,他们始终是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坚定捍卫者。从宣传报道的角度来看,“弘扬公安楷模精神”这几个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公安楷模”这个客观主体,另一个是“弘扬精神”这个主观形态。

  这个时代不缺乏“英雄”。在一个个事迹、一篇篇报道推出后,如何使其深入人心、让人铭记?这是当前亟须思考的问题。

  怎样才算是“弘扬”?在我看来,只有社会各界能够通过我们的典型宣传有所悟、有所学、有所行动、有所改变,才算是真正的弘扬。

  ——放大特殊性。各行各业都有典型人物,比如岗位能手、爱民模范。这些典型都有优秀品质,比如忠诚、为民、奉献、敬业。但具体到每个人,他们又是不一样的。如何让他们的事迹传播开来,让他们的名字被人们熟知和铭记,关键就是要在共性特征中找到各自的特殊性。拿公安民警来说,面对危险冲得上去,面对灾难义无反顾,这是其他岗位不可能拥有的经历。抓住这些关键性的时刻,展示民警的生死抉择,彰显忠诚担当,这就是不同于其他行业典型的特殊之处。《湄公河行动》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它把精神、人物融入具体的案件中,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在巧妙的故事设计中让观众自然而然感受到“公安民警是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在生动的情景阐述中自然而然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有品牌意识。如今,我们周围有太多的英雄模范,也有太多值得弘扬的优秀品质。在弘扬公安楷模精神的过程中,在物色人选的时候要有“眼力”,宣传弘扬的时候要“有层次”。

  ——唤起受众对公共社会的更多关注。宣传弘扬是一个让人被动接受的过程,关键在于受众是否乐意接受,甚至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主动传播,这是宣传弘扬的最理想效果。只有唤起广大群众对公共社会的关注,他才有可能听你说什么,对你推介的英雄模范、弘扬的精神品质感兴趣。

  当我们弘扬公安楷模精神的时候,首先应该去思考为什么要弘扬、弘扬它的时代背景是什么?答案是“平安”二字。如果大家都对平安有所关注、有所了解,就有可能对公安工作、对广大民警产生兴趣。因此,在弘扬公安楷模精神的时候,不妨先从“平安”二字着手,从这个大背景多作考虑。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