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检察院 >

中国互联网这5年:全方位构建培养体系(2)

2017-10-18 13:20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浏览:手机版

  从海归回国创业,到“老外”来中国创业,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带着国际化基因来中国发展。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对全球优秀互联网人才的吸引力正与日俱增。在中国互联网不断走向世界的同时,世界的人才也在走向中国。
  构建人才新体系
  夯实互联网人才基础,全方位构建互联网人才培养体系至关重要。
  在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鼓励高校根据“互联网+”融合发展需求和学校实际办学能力设置相关专业,加强“互联网+”领域实验教学,鼓励校企、院企合作办学。同时,全国各级政府也积极采用购买服务等方式,向社会提供互联网知识技能培训,支持相关研究机构和专家开展“互联网+”基础知识和应用培训。加强制造业、农业等领域人才的互联网技能培训。
  构建健康合理的互联网人才培养体系,“补短板”也是必修课。如今,人才结构不平衡正成为制约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瓶颈。其中,网络安全人才缺失最为严重。据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程光介绍,按照当前中国7亿网民测算,中国网络安全人才缺口大约有70万—140万人。
  为弥补网络安全人才缺口,保障中国互联网健康发展,早在2015年上半年,中央网信办就会同教育部开展了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试点示范,并将北京邮电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纳入试点示范首批高校。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教育部联合印发文件,决定在2017年-2027年期间实施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通过探索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等,从政策、投入等多方面采取措施,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形成国内公认、国际上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网络安全学院。
  人才乃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在互联网领域,人才更是其长远发展的根本支撑。过去5年来,正是由于不断优化人才制度体系,建立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中国互联网才获得了跨越式发展。未来,中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人才战略必将继续作为其有力支撑,更好发挥“源头活水”的作用。(责任编辑:韩佳欣)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