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人民公安 >

2017年政法十大亮点: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意见印发(4)

2017-10-14 19:27来源:法制日报浏览:手机版


  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

  今年以来,各地司法行政机关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江苏深化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改革,推动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资源下沉,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开展公共法律服务。河北省推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冀法通”,安徽省推动建立覆盖全省的村(社区)法律服务微信群,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质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

  9月,司法部印发《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要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立足“法律事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维权、法律服务指引和提供”,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和网络三大平台,到2018年底前基本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到2020年总体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备、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

  家门口打异地官司减少诉累

  到外地打官司,从立案开始就是一件累人的事。为减少群众诉累,今年3月底,最高法在福建泉州召开全国法院跨域立案诉讼服务试点工作培训会,明确北京、浙江、江苏等7个高级法院和广东佛山、陕西安康、宁夏银川等7个中级法院开展试点,推行跨域立案诉讼服务。

  5月1日,江苏全面启动跨域立案试点,所有属于立案登记范围的案件,都可以通过跨域立案和网上立案进行。6月7日,京津冀法院跨区域立案服务一体化试点工作启动。与此同时,江苏、浙江、福建等地积极探索跨省域立案工作。对于当事人诉讼材料准备不足的,各地明确,管辖法院一次性书面告知,在指定期限内补正。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侦办传销犯罪案件同比翻倍

  近年来,传销犯罪案件名目繁杂、持续多发,波及范围广、涉及人数多,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公安机关主动加强与工商、教育、人社、住建、工信、商务、银监等部门及检法机关、金融机构的协作,综合采取预警监测、社会面防控、专项打击、重点案件查处、警示宣传、完善法律法规制度等措施,持续开展打击整治。

  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集中打击以“虚拟货币”等为包装的网络传销和传统的聚集型传销。据统计,今年1月至9月份,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传销犯罪案件5983起,同比上升118.5%,涉案金额近300亿元。

  完善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

  今年8月,“两高三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的意见》,就法律援助值班律师职责、运行模式、监督管理、工作保障等方面作出了规定。今年以来,各地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共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解答咨询16.7万余人次,转交法律援助申请1.9万件。

  目前,全国共建立看守所法律援助工作站2300余个,覆盖率88%,人民法院法律援助工作站1700余个,覆盖率51.7%。部分省份实现看守所和人民法院法律援助工作站全覆盖,有力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

  

  ● 全国人大代表、安踏集团董事长丁世忠:“在跨域立案诉讼服务模式下,老百姓打异地官司不必再长途奔波、来回折腾,大大减轻了诉累,其效果有目共睹。”

  ——摘自2017年4月10日《法制日报》三版《家门口打异地官司群众少受累》

  ● 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新北分局龙虎塘派出所辅警队长任金鑫:“随着新政策的出台和逐步落实,辅警的职业保障和尊荣感等方面不断提升,工作起来干劲更足了。”

  ——摘自2017年5月27日《法制日报》三版《新政策激励让辅警干劲更足》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