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人民法院 >

当院长就是要处处做全院干警的标杆 ——记党的十九大代表、天津

2017-10-13 22:44来源:人民法院报浏览:手机版
  从一名普通书记员,到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再到基层法院副院长、院长,又到天津市高级法院副院长,一直到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34年来,蔡志萍在司法的道路上一路前行,以真抓实干、担当有为践行着自己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职责使命。

  院长都扛指标,法官还能不完成任务吗

  作为院长,抓班子带队伍责无旁贷。蔡志萍对全院领导干部提出“五个带头”的要求,即带头讲授专业理论、带头办理疑难案件、带头开好示范庭、带头撰写法律文书、带头进行专项调研,切实发挥领导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给全院干警做榜样、做标杆。

  她本人率先垂范,每年审理案件不低于6件,并且专门挑选疑难复杂案件亲自承办,对于每一起承办或参审的案件,都认真阅卷,充分合议,严格把关,将每一起案件都办成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的精品案。

  在审理一起原警察杀人案中,针对反侦查能力很强的被告人,蔡志萍严把案件证据关,派合议庭成员赴山西调取被告人作案动机的关键证据,形成了牢固的证据锁链;在审理天津物产集团总经理王志忠受贿案中,蔡志萍严把文书质量关,反复修改完善,该案判决书获评2015年度全国法院精品文书;在审理一起交通事故保险纠纷案件中,蔡志萍严把案件效果关,举行观摩示范庭,邀请天津保监会及30余家保险公司负责人100余人旁听庭审,并促使案件当庭调解,取得了开好一庭、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在蔡志萍的带领下,天津一中院院领导每年共办案400余件,无一投诉举报、无一缠诉缠访、无一发回改判。院、庭领导办案数量占到全院案件数量的38%。

  “刀口向内,敢动自己的‘奶酪’”

  面对艰巨的司法改革任务,蔡志萍态度十分坚决,“改革是破解案多人少矛盾、打破制约司法能力和效率瓶颈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当改革的促进派,必须刀口向内,敢动自己的‘奶酪’!”面对一些干警对改革的疑惑和因利益调整产生的思想波动,天津一中院坚持思想引领,凝聚改革共识。召开各层级会议,广泛进行政策宣讲;蔡志萍与其他院领导分别与200余名干警逐一谈心,听取不同群体的意见诉求;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教育引导,确保了整个改革过程无杂音。

  作为天津法院司法改革的试点单位,天津一中院用两年的时间平稳完成了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和员额制改革,建立起了“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使院庭长等审判精英力量重回办案一线;完善了审判长联席会议和专业法官会议等制度;完成了两批145名法官的入额工作;按照“3+2+1”模式组建了35个专业化审判团队;完成了内设机构改革;建立了包括“一个规定、三个细则、一张清单、一套指标”的“1311”绩效考评体系;加快推进繁简分流的二审速裁工作机制建设,40%的二审民事案件进入速裁模式;以标准化和信息化为“两翼”,驱动法院各项工作不断提速增效。

  “不仅要把案子判公、执公,更要判暖、执暖”

  法院工作的效果,最终都要以人民群众对个案公平正义的获得感来衡量。

  在一起执行信访案件中,被执行人公司法定代表人以执行人员将其厂房低价拍卖、给其造成财产损失为由,多次上访。蔡志萍带队专程赴静海现场核实情况,针对当事人诉求,逐条把脉抓药,耐心释法明理。当事人被蔡志萍等人的务实作风感动,当即表示,不论结果如何,都会接受法院裁决,息诉罢访。两个月后,案件解决,当事人给蔡志萍送来“天平永不倾斜”的牌匾表示感谢。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