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务e线 >

曾经垃圾遍地河水臭不可闻 如今绿意盎然小河清澈蜿蜒居民身边城

2017-09-23 13:38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浏览:手机版
    一株高三四米的枫树下,围着一圈尺许宽木质椅子,树荫里,王真闲适地坐着。旁边的空地上,她6岁半的女儿骑着滑板车,一边在空地上转圈,一边变换各种姿势。
    9月20日下午5时许,北京市望京地区一家公园内,正值秋阳偏西,缕缕阳光穿过林间空隙斜照在草地上,一只喜鹊蹦蹦哒哒啄着草地上的食物。
    草地、绿林、鸟雀,还有清新的空气,近几年每到春夏秋三季,王真基本上每天带女儿来这里放松。
    这一切,王真在几年前是想象不到的。
    曾经垃圾满天飞
    王真今年40多岁,早年间和丈夫一起到北京发展,在北京多个地方逛了一圈,喜欢上望京这个地方,就在望京一小区买了两套低层板楼房子,一套自己住,一套给婆婆住。
    王真买房子的时候是2007年冬天,推开阳台的窗户,不远处是一个正在建设的公园,一条小河从公园外经过。小区的西边当时是一个建材市场,建材市场的旁边还有一个菜市场,一度让她觉得非常方便。
    然而,不久之后,她就发现问题了。
    每到傍晚,就看菜市场里丢满了烂菜叶子、塑料袋。建材市场也人来人往,丢弃的塑料袋和其他垃圾不能及时清运,就被倾倒在建材市场的西边,那里挨着京承高速,有一大片空地闲置,被当成临时垃圾场。
    每次刮大风,从这里刮起的垃圾满天飞。有几次,空中的塑料袋甚至飞过了王真家的楼顶。下大雨的时候,附近更是一片积水,道路泥泞,上面飘着塑料袋、塑料盒、塑料瓶等垃圾。
    小河沟的水是黑色的,水面到处是垃圾,臭不可闻,根本无法在河边散步。
    一河之隔的公园雏形初现,但总体上仍是一个脏乱差的工地,道路也没有修通,人走起来仍是坑坑洼洼。
    “每到夏天,我都不敢开窗户。”王真向《法制日报》记者回忆说,看着周围脏乱差的环境,她很是“糟心”。
    2011年春天,王真的女儿出生。都说小孩子要多在户外活动,但看着小区周围的环境,她只能带女儿坐车到比较远的公园玩。
    王真回忆,当时北京市四元桥附近有一家公园,离家大约3公里,她每次出门前,都要把吃的、喝的、用的带齐,然后推着女儿走几百米到公交车站,坐几站公交车才能到。
    “我当时就盼望家附近能有一座公园。”王真说。
    保护环境成国策
    王真没想到的是,2014年,也就是女儿3岁后,她的期盼变成了现实。
    此前,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对王真来说,变化大概始于2014年五六月份。
    王真记得,当年5月的一天早上,她把满3岁的女儿送到幼儿园,然后准备去建材城对面的一家药店买药。当她走到药店附近时,看到建材城在拆除。
    一打听才知道,北京要对这里进行改造,清理建材城和菜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公园和一个回迁住宅项目。附近一起改造的,还包括拆除紧邻北四环的一个汽配城、灯饰城,也在这座公园的范畴之内。
    不久,一溜儿临时工棚搭建起来,接着,推土机进场施工,再后来,每到晚间,就能看到一辆辆渣土车从小区附近经过……
    王真眼见着,不到半年,公园的基本雏形就出现了,这里有树林,有池塘,有水溪,有塑胶土坡,有大片草坪,唯独不见的是遍地垃圾。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