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报道 >

河南现两起“违规入警”事件 舆论聚焦基层权力腐败(2)

2017-09-22 21:49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浏览:手机版

2. 谴责涉事公安机关

  作为事件主体,河南公安机关成为舆论关注焦点。《人民日报》官微发布评论称,“堂堂公安局,怎可沦为私人企业?公权力如此自肥,更像是吃相难看的集体‘分赃’,如果容忍此类权力‘世袭’,社会公平将荡然无存”。长江网的评论文章追问,“河南公安系统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吃空饷’?这样一支公安队伍,怎么能够为广大百姓服务?希望当地公安部门努力对本系统内部的领导干部进行全面清查,对于违规行为主动整改!”

3. 讨论如何从制度层面将权力关进笼子

  针对如何约束此类违纪违法行为,光明网的评论文章指出,要解决“链条式造假”问题,根除非法利益共同体,还要从体制机制层面入手,从制度上创新突破。《华西都市报》认为,要彻底清除腐败土壤,除了追责,恐怕更离不开相关监督制度的再造与完善和地方权力生态的重塑。《齐鲁晚报》指出,“链条式造假”的背后是监管链条的失灵。要吸取这一腐败窝案的教训,还是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对容易疏于监管的基层权力的监管,要形成长效的“全链条式”监管机制,要有足够能制止权力乱来的制衡、监管力量。

4. 认为问责不应停留在少数几个人的层面

  对此类涉及多部门的违纪违法行为,众多媒体评论文章认为,问责不应停留在少数几个人的层面。《法制晚报》评论称,“7岁上警校”只是个大萝卜,认清产出这些萝卜的泥土,才是关键的关键。《北京青年报》也提出,还望再曝光、查出违法进人与其他违法乱纪事件后,都能像该事件这样认真追责,不要掩耳盗铃,对那么多“协助者”视而不见。

【舆情点评】

  两天之内,河南曝出两起由基层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联合其他职能部门造假,为子女谋求警察和公务员身份,损害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的腐败事件。尽管目前舆情已告一段落,却严重损害了基层公安机关的执法形象和权威。

  具体来看,在对邱海山等人的通报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后,公众拷问基层权力腐败乱象,涉事部门尤其是公安机关成为众矢之的。官方通过详细通报邱海山等人严重违纪违法的事实,表达不袒护、依法严厉处置的态度,让公众将目光聚焦于基层权力腐败孕育的“吃空饷”等社会现象,而非死守这一案例,为涉事主体转移了部分舆情压力。永城市政府面对门建华子女“违规入警”的举报,也在当晚作出回应,并向公众通报了对被举报者的处置情况,及时快速的回应和实体处置有效抑制了舆情持续发酵。(责任编辑:韩佳欣)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