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务e线 >

大数据时代 电子取证怎样锁定“黑手”

2017-09-22 12:57来源:法制日报浏览:手机版

  9月16日至9月24日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其间,如何进一步打击网络犯罪、有力保障网络安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近几年,网络犯罪日趋多发,与之对应,在打击网络犯罪中越来越多运用到电子取证。

  电子取证,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以符合法律规范的方式对计算机入侵、破坏、欺诈、攻击等犯罪行为进行证据获取、保存、分析和出示的过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曾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指出,“电子数据是案件发生过程中形成的,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数据”“侦查机关应当遵守法定程序,遵循有关技术标准,全面、客观、及时地收集、提取电子数据;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围绕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审查判断电子数据”。

  在近日召开的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电子取证技术与发展论坛上,业内有关专家对与电子取证有关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

  电子取证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电子证据第一次出现是在1998年,当时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在侦办某网络案件时对有关证据进行了提取,并被法院采纳。在具体法律规定方面,我国较发达国家而言相对晚一些,其中一方面在于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与案件相关的电子证据自然属于证据范畴;另一方面在于刑事诉讼法中将证据种类限定为7种,并没有设定电子证据。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根据该决定,电子证据成为法定证据类型,进一步适应现代化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证据范围,困扰才得到解决。”原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巡视员顾坚说。

  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时,顾坚曾参与起草和制定工作。

  据顾坚介绍,“规定”的出台有着多重背景,其中包括: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7.5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24亿,占比达96.3%;针对互联网的犯罪日益猖獗,我国已经成为“黑客”攻击破坏的主要国家之一;网络赌博、诈骗、网上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等利用互联网的违法犯罪形势严峻,严重污染网络环境;网络犯罪趋势日益凸显,大量犯罪实施均借助网络技术运用而实现,技术门槛和犯罪成本大大降低,犯罪规模和危害程度扩大,犯罪分工更加精细,犯罪手法更加复杂;恐怖分子利用网络制作传播暴力恐怖的视频,煽动实施恐怖活动。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电子数据搜集和审查判断已经成为刑事司法活动中的基础性、普遍性工作。2015年,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办理网络犯罪案件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7万起,但是由于电子数据的专业性很强,公检法部门在司法实践中对电子数据的证据规格、效率和证明率等问题缺少统一的判定标准,已有规定操作性不强,相关证据依然难以采纳,影响了司法活动的顺利开展。”顾坚说。

  顾坚认为,“规定”的出台是我国电子数据取证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发展完善的必然结果。  据介绍,“规定”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