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团伙流窜9省30市盗挖古墓 因内讧被内部成员举报(2)
我们问过举报人的动机,就是“不让我来,那就大家都别来”。 “用暗语互相沟通” 新京报:参与盗墓团伙的都是些什么人? 陈庚让:年龄上20岁到60岁都有,对法律没什么概念,基本都是法盲。有些人被抓的时候,还不觉得自己犯法了。 团伙内部没有上下级关系,通过网络联系。盗墓的时候,使用的工具很简单,比如探测仪、探针、洛阳铲等。 新京报:没有上下级关系,平时之间怎么沟通? 陈庚让:这些盗墓团伙内部有一套自己的暗语,沟通时不会提及“盗墓”字眼,而是用一些词代替。比如说“这里有活干”,然后发“招工”信息,比如说“发现一个好工地,大家一起去看看”。这样,有想法的人就会私聊。 新京报:盗墓团伙内部会有分工? 陈庚让:组建团伙的时候就会有意识的进行分工。一般来说,内部分为“支锅老板”、向导、挖工等工种。比如支锅老板,通常是财力比较雄厚,经验比较丰富的;向导一般找本地人,因为本地人便于团队掩护,即便是被附近村民发现了,也能方便找借口。至于挖工,一般是招挖过煤的,或者做过矿工的。 新京报:这样的临时团伙,怎么进行分账? 陈庚让: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支锅老板全包,包括招募人员,老板要承担所有费用,包括吃住,成员事先约定好报酬。如果挖不到宝,这些团伙成员就拿定薪,如果挖到了,会多给一点奖金。当然,这种模式下,挖到宝支锅老板是拿大头的。 还有一种模式更加松散,大家在网上聚起来,没有领头人,自己承担成本,约定一个分账比例。 “交代10起能核实到的只有5起” 新京报:这样的组织结构,给警方侦查带来挑战? 陈庚让:这些盗墓团伙具有随机性和临时性,就不是一个组织化的团伙,给侦破工作带来了难度。 怎么去克服这种困难?靠大胆推测和紧密关注。比如这些团伙成员,既然要干,肯定还会去别的地方干。于是我们就随时掌握嫌疑人员的活动情况,加以分析,团伙的活动轨迹出现了。 新京报:团伙内部会时常出现矛盾? 陈庚让:出现矛盾是必然的。本来就是临时性团伙,互相之间不信任,都是奔着钱去的,还想骗别人的钱。一旦挖个墓,可能给自己人下套,行话叫“埋地雷”。 “埋地雷”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发现出土文物,悄悄埋起来,把其他成员支走后偷偷返回;还有一种是骗团伙成员的钱,事先搞一些假文物埋下去,再挖出来,“埋地雷”的人套现走人。 新京报:盗墓案件与其他刑事案件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陈庚让:侦查上来说,难度会更大。一个是室外盗墓不容易被发现,加上这些墓很多是盗墓团伙探测出来的,没有列入保护范围,只在有人举报或者有人上山发现后,才接到报案。 一般的刑事案件,多少有个现场,而盗墓类案件基本是野外现场,没有视频监控,没有目击证人。所以团伙成员到案后,交代在其他地方盗墓,我们和当地公安和文物部门联系,反馈说没有掌握这些信息。嫌疑人交代10起,能核实到的只有5起。(记者 王煜)(责任编辑:韩佳欣) |
- 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条措施 10-18
- 面对身边虐童行为 别做幕后推手 09-16
- 工程非法分包层层转包是欠薪主要原因 12-19
- 落寞的保税店:火爆时涌现开店潮 如今瘦身退市 04-25
- 中纪委查内鬼 网友:承认衙门无净土反赢得信任 05-22
-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对杨家才立案侦查 09-05
- 简单地撤销地震局并不明智 03-05
- 日本8月份核心机械订货继续上升 10-11
- 开假银行的“董事长”栽了 12-24
- 益阳一男子自吹海归“硕士”中央有关系骗走他人20万 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