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租购同权”会改变什么?
“租房能上名校?”“租房也能落户?”……近期,地方租赁住房政策密集出 这段时间,“租购同权”火了。“租房能像买学区房一样上‘名校’”“租房也能落户”……7月中旬以来,广州、无锡、郑州、北京等城市相继推出为租房者扩权的种种政策,引起广泛关注。 今年3月,住建部有关负责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提出“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买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被不少媒体概括为“租购同权”;7月下旬,住建部等九部门发文推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并提出此举是“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的重要方式”。 “租购同权”到底是什么?会带来哪些改变?还有哪些坎要迈过去? 租房真能上“名校”吗? 租购同权是好事,但也没必要夸大含金量 7月中旬,《广州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工作方案》出台,提出“赋予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租购同权”。“租购同权”,第一次出现在我国地方政府的正式文件中。 所谓“租购同权”,就是不能让人们因为住房方式不同而获得不同的基本公共服务。而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教育无疑是人们最关注的热点之一。广州一些中介机构提炼出政策卖点——“租房也能上名校”,成了此次引爆“租购同权”热议的捻子。 “一开始不少人还真信了,小区业主微信群里都‘炸锅’了。”家住广州海珠区一套“学区房”的袁倩说。袁倩手中的这套房,是2014年购入,对口海珠区第三实验小学,2.8万元/平方米的售价在当时高出周边均价1/3,3年来已涨到5万元/平方米。“在我们小区,一套三居室的月租金才6000多元。要是租客能以这么低的成本上名校,那我们之前的投入岂不白费了?将来换手,也肯定卖不上价钱吧?” 随后一段时间,来自政府部门的权威解读使“真相”渐趋明朗,袁倩也慢慢安下心:一来,“租房就能上学”并非新政,而是早已有之,至少从前年2月起,租赁合同就是有效的“居住地证明”,能作为孩子入学的“门票”,此次文件提及只是突出强调而已;二来,广州政策中仍延续了租房上学的门槛,比如父母或具有本市户籍,或持有人才绿卡,或符合积分入学安排学位条件;三来,即便可以“就近入学”,也要“接受统筹安排”,很难“精准定位”到名校。“租房也能上名校?这事八字还没一撇吧?”袁倩说。 7月下旬,继广州之后,无锡、郑州、扬州、济南等一些城市也先后出台与“租购同权”相关的文件。不同的是,这些城市将同权重点放在了户籍上。比如,无锡取消了原先购房面积达60平方米以上准予落户的门槛,改为只要在当地有合法稳定住所和合法稳定职业,不论住宅面积大小均可落户。 “推动租购同权,不能夸大它的含金量。”2014年刚通过购房落户成为无锡新市民的李斌对落户政策很清楚:首先,“租房可以落户”不是新鲜事,而是早已有之,以前除了购房人员之外,投资人员、外来务工人员也都能落户,只不过购房落户更为干脆利落,其他两类还要满足一系列要求;再者,就算按现在的政策,“租房未必就能落户”,照样得满足相关条件——参加无锡城镇社会保险、申领(签注)《江苏省居住证》均满5年。 “北京、上海就不会提‘租购同权’吧?到北京租个房,孩子就能上名校,怎么可能呢?真那样,全中国还不得有一半的人挤过去?”李斌打趣说。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 上一篇:一线城市房价持续降温 “金九银十”或难掀波澜
- 下一篇:租购并举,各地怎么出招?
相关阅读:
- 面对身边虐童行为 别做幕后推手 09-16
- 日本8月份核心机械订货继续上升 10-11
- 简单地撤销地震局并不明智 03-05
- 落寞的保税店:火爆时涌现开店潮 如今瘦身退市 04-25
- 开假银行的“董事长”栽了 12-24
- 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条措施 10-18
-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对杨家才立案侦查 09-05
- 益阳一男子自吹海归“硕士”中央有关系骗走他人20万 04-18
- 中纪委查内鬼 网友:承认衙门无净土反赢得信任 05-22
- 工程非法分包层层转包是欠薪主要原因 12-19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