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三农 >

广西巴马:“长寿之乡”咋脱贫(2)

2017-09-10 13:11来源:人民日报浏览:手机版

  巴马脱贫,路在何方?巴马县委、县政府经过调研论证,认定最好的脱贫路径就是立足“健康中国”战略,培育特色健康养生产业。巴马推动特色农业、特色旅游业、特色工业等产业融合,向外界发出了“共享养生好环境,共创健康大产业”的请柬。

  巴马实施县城、乡镇和景区等多个规划“合一”,全面摸清了县域旅游资源家底,为做好景区规划和资源保护奠定了基础。引进知名企业提升旅游产品与服务档次;将绿色GDP观念植入产业布局,打造山茶油、香猪、保健酒等长寿健康食品产业,全县36家企业从事长寿食品生产经营,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10家;打造“全域旅游+互联网”新业态,推进三产主导的全产业链开发。

  投资额11亿元的中脉国际养生都会项目所在地平安村弄劳屯,目前村中有4位百岁老人。随着项目带动,进村游览盘阳河、吃农家菜、买农家特产的游客逐年增多,在村民自发搭建的土特产销售一条街,40多个摊点给这个世代以耕作为业的村庄注入了新的商业元素。

  市场上一瓶矿泉水卖2元左右,而产自巴马的矿泉水能卖到6元。“90后”返乡青年黄雯丹算了一笔账:过去在深圳打工,一个月工资三四千元,除掉开支,每年回乡剩不了多少钱;现在一年卖绿色健康产品,稳赚10多万元。她觉得,县里大力推广旅游,外地客商带着大项目进驻乡村,来村庄的游客越来越多,在家门口创业天地更广。

  一张长寿名片让村村有产业

  仁寿文化源景区,距离县城10公里,环境清幽,植被丰盈,田园似锦,俨然一处世外桃源,至今保存着清朝光绪皇帝书写的“惟仁者寿”牌匾。2010年开园至今,景区内的巴马长寿元素以及壮族、瑶族民俗元素,每年吸引游客30万人次以上。

  景区总经理邓永康介绍,景区建设之初就注重带领村民集体致富,一期投资的2000万元中,敢烟屯40多户村民以土地入股占到10%的股份,项目运营后,40多名村民在景区务工,人均工资1500元。2016年,入股村民分红6万元,敢烟屯贫困户全部脱贫,邓永康也入选国家旅游局全国“能人带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名单。

  巴马县扶贫办介绍,此前贫困村脱贫主要靠农家宾馆、餐饮业带动。接下来,县里将从壮大集体经济入手,让每个村都有自己的脱贫致富项目。今年已有5070万元惠农资金拨付贫困村,助推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在资金和政策的推动下,黑木耳、火龙果等种植专业村屯逐步涌现。

  甲篆镇坡纳屯从一个落后的小村庄蜕变成远近闻名的旅游度假村。坡纳屯2005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500元,通过发展养生度假旅游经济,去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以前是破旧的砖瓦房,村庄道路是泥巴路。现在住上漂亮的小洋房,搞起农家乐,生活过得红火起来。”坡纳屯老人黄大善感受很深。

  坡月村是“候鸟人”的主要聚居地,村里依托临近百魔洞景区的区位优势,发展乡村民宿,2009年成为广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如今坡月村一个村带电梯的楼房数量超过周边1个县。

  发展全域旅游带动扶贫攻坚。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巴马县共接待游客267.56万人次,同比增长21.2%,实现社会旅游总消费24.53亿元,同比增长24.5%,预计全年将接待游客500万人次以上。(责任编辑:韩佳欣)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