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改饲,改出了什么?
科技兴草增绿富民,人草畜美美与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标志之一粮改饲,于2015年启动,起初在全国30个县试点。今年试点县数量扩大到431个,覆盖面积超过1100万亩,中央财政补贴资金达20亿元。粮改饲试点三年来,试点各县因地制宜,多管齐下,积极探索适应现代畜牧发展的产业模式。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表示,加快推进粮改饲,是推动粮食去库存、解决玉米“三量齐增”问题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推动草食畜牧业“降成本、补短板”的现实选择,是促进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种养一体,让发展与绿色并行 8月31日,粮改饲技术创新与推广现场会暨全国畜牧站长工作会议在青海召开。记者来到了素有“海藏咽喉”之称的湟源县。这个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属于半农半牧区,2015年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开展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试点县。 种养一体化,是试点县推进粮改饲的创新模式。目前,全国试点县种养一体化经营的比例已达到30%。马有祥表示,规模养殖企业采用土地流转等方式,集中连片种植青贮玉米和优质牧草,让种养一体成为可能。 湟源县通过科学选种,先后引进白燕7号、黑饲麦1号等新品种,优化种植结构,效益明显,全县60%以上的耕地都种上了饲草。2016年末,湟源县通过土地流转种植饲草17万亩,草业订单14万亩,比2014年增长21%和20%,全县年产鲜草60万吨,其中青贮饲草15万吨以上。2016年,青海省优质饲草总产量达101万吨,比试点前的2014年增加约40万吨。 种出营养草,实现畜牧业提质增效。通过粮改饲,湟源县种植了保鲜面包草,这是畜牧业产业链上极具经济效益的原料。在湟源县巴汉饲草种植基地,记者看到,远山如黛,牧草丰茂,割草机和草罐头在草原上星罗棋布。工作人员介绍,将饲草收割、粉碎打包后,通过微生物发酵,可保鲜18个月之久,能作为青海牧区的防灾越冬饲料。另外,这种面包草含水量高达60%,适口性好,奶牛产奶量可增加20%—30%,蛋白质含量也有所提高。 饲草商品化,提供新的产业方向。据了解,青海省的饲草,除满足本省养殖需求以外,还转运到其他养殖场。当地饲草企业在上海、新疆、内蒙古、西藏等地都有大量订单。不少我们耳熟能详的乳业品牌,旗下养殖场奶牛所食用的饲草,都带有“大美青海”的印记。通过草畜有机结合,产业链条间相互促进,既降低了养殖成本,又保障了优质饲草料常年均衡供应,促进了种植和养殖产业水平提升。在青海牧区完成减畜570万羊单位的情况下,2016年全省牛羊肉产量仍达到30.24万吨,较2015年增加1.17万吨,增长4%,实现了减畜不减产。 生态是水,发展是舟。草原的兴衰关系着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生活。2011年,青海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奖绩效考核管理机制。2016年,湟源县被列为全国第一批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全县实现有机肥代替化肥试点,饲草种植实行“化肥减半”,推广配方肥10万亩,形成了“草—畜—粪—肥”循环发展模式,推动了农牧业的绿色发展。 以畜定草,打造脱贫致富新动力 在试点地区,为养而种,实现了畜牧业整体上提质增效。 |
- 上一篇:水溶肥“TE”啥意思?
- 下一篇:国家杨凌农业高新区:播“新种” 育“壮苗”
- 农业部启动2014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 03-04
- 四川:补奖政策好 脱贫奔小康 08-13
- 为安徽蔬菜农业生产插上“智慧”翅膀 09-03
- 2015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呈重发趋势 农业部门加强监测预警防控病虫 01-24
- 以学促干推动十九大精神在苏区南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01-13
- 我国"绿色超级稻"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9000万亩 10-26
- 国际社会热评习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主旨演讲 11-12
- 昌平区流村种出“舌尖上的百合” 12-13
- 农村土地征收需保障农民公平博弈权 10-22
- 加快布局“无人农场” 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