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司法应对(2)
三是进一步增强证据裁判意识,确保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严格把握定罪量刑的证明标准,确保案件裁判建立在确实、充分的证据基础之上;更加重视对证据来源的合法性审查,严格执行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对通过刑讯逼供、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证据,依法予以排除;严格审查证据的证明能力,结合控辩双方质证情况,对证据的客观真实性、与案件的关联性进行全面、细致、严格审查。 四是进一步增强程序公正意识,确保程序规定得到落实。采取有效措施,落实证人、鉴定人出庭的法律规定,保障当事人的质证权。例如,采取设置法庭专用通道、不公开个人信息、遮挡容貌、变声处理、视频作证等出庭作证保护措施,消除证人、鉴定人对出庭作证的顾虑。 五是进一步增强人权保障意识,确保诉讼参与人的权益得到保障。充分保障、努力落实被告人依法享有的各项诉讼权利,积极为辩护律师履行法定职责提供方便和保障;进一步加大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工作力度,切实维护被害人合法权益。 六是进一步增强司法公开意识,确保公正审判的效果得到提升。公开审理案件的庭审,一律允许公民自由旁听;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和典型案件,主动进行庭审直播、录播;依法能够公开的裁判文书,全部上网公开。通过深化司法公开,促使审判更加透明,程序更加严格,裁判更加公正,说理更加透彻,不断提升公正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三、积极推动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 当前,社会公众乃至部分司法人员,对人民法院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还存在种种错误认识。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原则在执行中也时常出现偏差,刑事诉讼“分段包干式”流水作业现象还客观存在,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公安是做饭的,检察院是端饭的,法院是吃饭的”,是“铁路的警察各管一段”。 由于审判对侦查、审查起诉的制约手段非常有限,一些进入庭审的案件,常常因为审前程序没有收集或者没有依法收集关键证据,未达到定罪标准。这种情况下,法院如果判被告人有罪,容易造成冤假错案;如果判无罪,又要承受社会各方面压力,定放两难。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既要在清除错误认识、纠正错误做法上下功夫,更要在完善制约机制上求突破。 首先,人民法院尤其是广大刑事法官应当坚持原则,守住公正司法底线。人民法院应当增强担当意识,不能无原则地迁就、照顾其他机关,更不能“将错就错”或者降格处理。对于指控的证据不足以证明有罪的,就应当坚决依法宣告无罪;查明认定存在非法证据的,就必须坚决依法予以排除。人民法院只有守住底线,才能向社会证明刑事诉讼不是流水线作业,审判程序对审前活动是有制约作用的。 其次,人民法院应当加强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的沟通,推动提高刑事诉讼整体水平。无论是宣告无罪,还是排除非法证据,抑或要求补强证据,都应向公安、检察机关详细说明理由,深入交换意见,以便侦查、审查起诉人员理解、认同审判程序的标准和要求,主动按照审判程序的标准和要求开展工作,严格依法办案,避免生米做成熟饭的被动。 第三,人民法院应当推动完善相互配合与制约的机制,确保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在实践中得到落实。尤其要通过制度建设,完善审判对侦查、审查起诉的制约机制,推动侦查机关以经得起法律检验、符合法庭审判为标准,依法规范地收集、固定、保存证据;公诉机关从应对法庭质疑和辩护人挑战的角度有针对性地引导侦查人员收集、补充证据,注重证据链条的完整性。 |
- 上一篇:关爱法院青年干警 夯实队伍建设根基
- 下一篇:涉房产类强制执行案件执行难的原因与对策
- 和布克赛尔县法院与公安机关建立执行联动机制 05-17
- 高速公路收费能降吗?交通部:不具备降费空间 08-01
- 情侣开车途中吵架,女友开门跳车身亡!法院这样判 10-27
- 外汇局:严打以创新为名的各类外汇违法犯罪行为 02-05
- 零容忍!天津一盘踞繁华商圈恶势力团伙成员被判刑 07-08
- 第50名"百名红通人员"周骥阳被公诉 当庭认罪 12-10
- 陶凯元会见欧盟普通法院院长积家 03-17
- 俞正声参加新疆代表团讨论时强调 广泛凝聚智慧和力量 夺取新时代 10-19
- “今日焦点网”、“社会焦点网”等11个网站被查处 09-10
- 彝良:合伙人散伙就上法庭 皆因不结算惹的祸 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