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国法院案件执行标的到位金额同比上升53%打赢“执行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法院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通过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建设,啃硬骨头、涉险滩、闯难关,做成了许多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事,使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解决“执行难”就是一场硬仗,取得了很大成效。 2016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标志着全国法院向执行难全面宣战。今年上半年,全国法院执行案件结案229.4万件,较去年同期上升17.8%,执行标的到位金额5553.9亿元,同比上升53%。人民群众不仅从判决书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还从判决书的执行中兑现了公平正义。 执行案件曾经“案台高筑” 如果说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对司法判决的执行,就是这道防线上的最后一环。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法院判决得不到执行,执行积案“债台高筑”的现象非常严峻,群众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司法的权威和公信力受到不小影响,恶意逃债的不良社会风气也由此生长。群众怨气很大。 对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切实解决执行难,依法保证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切实解决执行难”也被列为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任务之一。 执行难问题成因复杂。对于被执行人丧失履行能力、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不可能执行到位,这在任何国家、任何时期都是一样的。这是当事人面临的商业风险、交易风险,要依靠全社会力量从源头上进行综合治理。 向执行难全面宣战,靶子在哪里? “人民法院所要解决的执行难主要是指有财产可供执行而不能得到及时全部执行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被执行人以各种手段规避执行、抗拒执行或外界干预执行等现象,也包括人民法院自身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甚至乱执行等执行不力、执行失范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刘贵祥说。 为此,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其中包括被执行人规避执行、抗拒执行和外界干预执行现象得到基本遏制;人民法院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的情形基本消除;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在法定期限内基本执行完毕等等。 多管齐下,联合惩戒,促使“老赖”自动履行 不久前,刚从外地打工回老家的刘某,天不亮就被执行人员“请”到了法院。面对亮出证件的执行干警,刘某连声感叹:“太快了!刚回家,就被你们发现了。” 刘某是一名欠款多年、辗转多地、逃避履行法律义务的“老赖”。山东省临邑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通过司法查控平台,从公安机关了解到刘某回家的信息,迅速出击,控制了刘某。 党的十八大以来,执行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2014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开通网络执行查控体系,目前已与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交通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等部门对接,实现了11类17项信息的查询,与350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了网络对接,可以在全国22万个银行营业网点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查控。 2016年8月,江西省于都县人民法院收到县委组织部的来函,函中希望了解新提名的县人大代表、党代表的诚信情况。于都法院法官在最高法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对比检查,发现被提名人刘某竟然是失信人员。没过几天,刘某就接到通知,他的代表提名被撤销了。 2016年9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要求不断拓展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信用惩戒的范围和深度,最大限度挤压失信被执行人生存和活动空间。截至目前,全国法院已公布失信被执行人749万人次,限制其中728万人次购买机票,274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10%以上的失信被执行人慑于威力自动履行义务。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云南省保山市副市长耿梅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10-16
- 最高检公安部发文明确15种案件立案追诉标准 07-12
- 吴爱英:积极推进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11-26
- 十八大后近40部司法解释发布 经济人身全方位保护 10-30
-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民接受审查调查 05-09
- 湖北省孝感市委书记潘启胜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11-08
- 司法部:做好2014年工作 为农民工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04-03
- “红通人员”强涛、李建东被缉捕并遣返 06-02
- 吉林市委原书记赵静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 04-15
- 哈尔滨站北广场、哈尔滨北站“黑车”非法营运 相关人员被问责 08-18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