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人民法院 >

上半年,全国法院案件执行标的到位金额同比上升53% 打赢“执行难(2)

2017-09-03 13:43来源:人民日报浏览:手机版

  2016年8月,江西省于都县人民法院收到县委组织部的来函,函中希望了解新提名的县人大代表、党代表的诚信情况。于都法院法官在最高法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对比检查,发现被提名人刘某竟然是失信人员。没过几天,刘某就接到通知,他的代表提名被撤销了。

  2016年9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要求不断拓展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信用惩戒的范围和深度,最大限度挤压失信被执行人生存和活动空间。截至目前,全国法院已公布失信被执行人749万人次,限制其中728万人次购买机票,274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10%以上的失信被执行人慑于威力自动履行义务。

  内外兼修才能提高执行公信力

  破解执行难,得治执行乱。一段时间以来,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甚至乱执行等现象屡禁不止,执行领域“落马”的法官为数不少。去年初,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两名执行法官违法乱纪被追责。为解决法院内部存在的执行乱、执行懒等问题,海淀法院加强信息化建设,把整个执行过程晒在了阳光下,彻底杜绝了“抽屉案”。同时,推出执行联络平台,当事人通过微信即可联系法官、提供线索和投诉建议,切实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找不到人”“说不上话”“办不成事”的问题。

  查控的被执行人财产要拍卖变现,过去是由拍卖公司组织,不仅佣金高,而且参与竞拍人数有限,卖不出好价钱,甚至出现低估贱卖、串通压价、恶意竞买等现象。现在,不少法院在淘宝网开设“店铺”,利用其成熟的网络拍卖平台,进行司法拍卖,不仅实现了零佣金,而且做到了全程公开透明,提高了债权清偿率。据统计,网络司法拍卖在全国法院广泛推行后,平均成交率达到85.37%,溢价率达到64.51%,为当事人节省佣金92亿。

  在加大集中查询财产力度、通过强化责任追究推进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的同时,许多法院还采取委托审计调查、发放律师调查令、建立悬赏举报制度、推行财产保全责任保险等措施,为执行机制改革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刘贵祥表示,解决执行难,要通过坚决有力的治标措施,推动执行效率稳步提升,同时积极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和破产、保险、救助等制度完善,谋划解决执行难的长效治本之策。(责任编辑:韩佳欣)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