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人民法院 >

裁判文书资源智能运用为法律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2017-09-01 13:13来源:中国法院网浏览:手机版

     中国法院网讯  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访问量突破100亿次,上传裁判文书总量超过3247万篇。中国裁判文书网作为全球体量最大、最有影响的裁判文书网,对促进司法公开透明,助力法学研究,便利社会公众了解裁判规则,宣传中国司法成就、扩大国际影响力发挥了重大作用。现今,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正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日新月异的变革,裁判文书全面上网公开使这些智能运用在法律行业找到了着力点,通过对已公开裁判文书的分析、解构,越来越多从事法律服务及研究的行业和企业获得了新的活力。

  中国裁判文书网受到了法律从业者的普遍欢迎。北京威科亚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中国裁判文书网的公开程度,规范化水平都在稳步提升。它对全国法院、案件类型、办案法官的全覆盖,以及提供的智能化检索服务,使得它成为法官、律师及法务等专业法律人员日常使用的工具。从细节上来说,如首页的案件类型,法院导航清晰明确;又如列表页能直接点击查看关联文书,对梳理个案脉络大有助益。在对隐私的处理方面,中国裁判文书网也做得深得人心,使得大量优秀文书在不影响当事人日常运营或日常生活的情况下得以展示。”一位在知产宝公司工作的员工提出,裁判文书网知识产权裁判文书总量齐全、格式标准、更新快、功能多,使公司在为社会公众和行业人士提供司法数据检索、定制数据报告等知识产权服务时更为便利。

  裁判文书公开为法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素材。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白建军在采访中表示,“案例是法治的细胞,是微缩的法治。一个司法判决中,既有立法,又有司法;既有实体规则,又有程序性规范;既有字面上的法律,又有各方当事人所理解的法律,以及法官对法律的生动解释。可以说,不在乎案例的法学研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学研究。现在,由于裁判文书大规模公开,人们不仅可以迅速检索到所需案件信息,还能实现各类‘细胞’的大数据实证研究,从整体上把握各类法律现象。而且,借助各种碎片化技术手段,人们甚至能够观察、分析‘细胞’内部更小的分析单位,深度挖掘判决文书所蕴含的法治资源。”

  裁判文书上网公开,使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这些前沿技术在法律行业有了落脚点。通过收集、挖掘和分析中国裁判文书网的公开数据,政府、企业、律所、学术机构等来自不同领域的法律服务需求者可以获得精准高效的法律信息服务及定制化的智能解决方案,使法律与科技碰撞出更多的可能性。

  理脉法律大数据共享平台负责人涂能谋介绍,“我们对北上广三地7000多件法律援助案例进行了多维度统计分析,帮助司法部门深入直观地了解法律援助工作在全国各地落实开展情况;为企业提供行业纠纷及争议分析报告,提示其运营雷区及该行业的高危法律风险;通过对公开法律文书的智能分段与解读,将律师律所经办的案件与代理人一一对应,并在律师律所主页上进行集中展示,方便律师知己知彼。”正源信用联合创始人周蔚表示,“来自于裁判文书网的公开数据为我们量化评价律师事务所在诉讼中的情况提供大量稳定可靠的数据来源,这对促进律师行业提升服务水平有较大的帮助。此外,我们重复运用裁判文书数据,对借贷案件进行大数据分析,帮助普惠金融行业有针对性地开展金融风控活动,对逾期债务人进行风控画像,进而提升普惠金融行业的风控能力”。iCourt法秀网合伙人郑玮表示,“裁判文书本身就是一部流动的法律,随着机器学习、自然语言识别等技术的发展,我们在研究法律数据的方法和工具上更加智能化。正是基于人民法院的文书公开工作,我们才能进行法律数据的分析、组合、智能识别和推荐。我们一直主张‘技术驱动法律’,裁判文书网就是此中最好的范例。”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