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人民法院 >

八问中纪委监察部部长杨晓渡 惩治腐败有这些成效(3)

2017-08-29 23:12来源:人民日报浏览:手机版

  一是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把违反政治纪律问题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重点。在纠正“四风”、执纪审查和巡视、派驻监督过程中,坚决查处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相互渗透,拉帮结派、搞利益交换,对抗组织、欺瞒组织等问题,增强领导干部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

  二是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实现纪法分开,使纪律真正严起来立起来,执行到位。把查办案件改为纪律审查、案件室规范为纪检监察室、案件线索改称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在审查报告、巡视反馈材料、审理报告和通报等材料中,运用纪言纪语进行表述;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对涉嫌违法犯罪党员作出纪律处分工作的意见》,在狱中服刑的1.8万名“党员”均被依规依纪开除党籍。

  三是严明组织纪律和换届纪律,把好选人用人政治关廉洁关。围绕产生十九大代表、中央“两委”委员和地方党委班子换届,认真落实党中央“凡提四必”的要求,排查梳理干部问题线索,提前做好线索研判处置工作,及时回复有关干部党风廉政意见。

  四是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创新执纪方式,摸清一个地方和单位“树木”和“森林”的情况,对党员干部身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打招呼、早提醒,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当好政治生态的“护林员”。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惩治腐败方面取得了哪些积极成效?

  杨晓渡:我们从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出发,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一是持续保持遏制腐败高压态势。重点审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三类情况同时具备的是重中之重。2017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就接受信访举报131.9万件次,立案25.6万件,处分21万人。

  二是坚决整治人民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点督办问题反映集中的21个县市旗存在的270个问题;开展扶贫领域多轮次、滚动式重点督办,目前共督办5批次252个问题;共通报曝光79起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公开曝光78起),其中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33起;对乱作为、不作为的3.1万名基层党员干部严肃追责。

  三是着力改进监督执纪方式。加强群众举报线索受理工作,拓宽反映渠道。对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调整线索分类标准,坚持快查快办,查清主要违纪事实,作出纪律处分,对涉嫌犯罪的按程序移送司法机关;对严重违犯党纪、不构成犯罪的,及时作出党纪处分,予以惩戒。

  四是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织就反腐败天罗地网。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加强组织协调,积极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加大国际追逃追赃力度。截至2016年年底,共追回外逃人员2566人,追赃金额86.4亿元。目前,“百名红通人员”已有43人落网。

  记者:五年来,深化纪检体制改革、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都取得哪些积极进展?

  杨晓渡:我们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结合,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进组织和制度创新,把管党治党实践经验固化为制度成果,不断提高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