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事人只要提供法律规定的起诉材料,法院就必须予以登记立案 立(2)
各地法院还积极创新,不断探索司法便民的新举措。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开发了自助立案机,将立案时间缩短到15分钟;江苏全省法院推行网上立案服务,当事人或律师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完成立案手续;福建泉州法院实行异地立案,以法院多辛苦换得当事人少跑路…… 缓解“案多人少”,全方位改革助力司法为民落到实处 回望立案从审查制到登记制的变化,就像打开了一道闸门,使长期积压的矛盾纠纷涌入法治的渠道。面对案件增长带来的“案多人少”压力,全国法院撸起袖子加油干,同时以全方位的改革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 今年上半年,全国法院共受理案件1458.6万件,数量同比上升11.29%;全国法官人均受理案件121.4件;369个法院新收案件增幅超过50%,198个法院增幅超过40%,343个法院增幅超过30%。 “案件大幅增长,同时虚假诉讼增多,这是立案登记制改革后面临的新问题。”陈卫东说,立案只是诉讼的第一个关口,案子进了法院,下一步就是如何又好又快地审结,让公正尽快实现。 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改革加以解决。 深化改革——全国法院共遴选产生120138名员额法官,均配置到一线办案部门,85%以上的人力资源集中到办案一线岗位,真正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繁简分流——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把70%的简案交给30%的法官办理,把30%的繁案交给70%的法官办理,实现“复杂案件精审、细研、慎判,简单案件及时、简审、快判”。 庭前解纷——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推进“大立案、大服务、大调解”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作用。大量案件在开庭前甚至立案时就通过调解得以解决,案结事了,大大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 惩治失信——最高人民法院加大力度惩治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无理缠诉行为,试点推进诉讼诚信档案建设。 服务外包——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把各类案件信息录入、材料收转、诉讼引导、档案查询、文书发放、庭审排期等工作交由社会机构完成,为法官减负,为司法提速。 立案登记制改革就像一个支点,撬动了法院全方位改革,使司法更加便民高效,使司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使司法为民落到实处。丰硕的改革成果不断证明,党中央部署立案登记制改革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为法治中国建设标注了又一个新高度。(责任编辑:韩佳欣) |
- 陶凯元会见欧盟普通法院院长积家 03-17
- “今日焦点网”、“社会焦点网”等11个网站被查处 09-10
- 情侣开车途中吵架,女友开门跳车身亡!法院这样判 10-27
- 第50名"百名红通人员"周骥阳被公诉 当庭认罪 12-10
- 高速公路收费能降吗?交通部:不具备降费空间 08-01
- 和布克赛尔县法院与公安机关建立执行联动机制 05-17
- 彝良:合伙人散伙就上法庭 皆因不结算惹的祸 11-07
- 外汇局:严打以创新为名的各类外汇违法犯罪行为 02-05
- 零容忍!天津一盘踞繁华商圈恶势力团伙成员被判刑 07-08
- 俞正声参加新疆代表团讨论时强调 广泛凝聚智慧和力量 夺取新时代 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