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牢牢守住司法公正生命线
【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系列评论④】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第四集《公正司法(上)》,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波澜壮阔的司法改革历程,全方位展现了几年来司法体制改革的广度与深度、路径与态势、现实成效与历史意义,传递了我们党“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铮铮誓言。 全面依法治国,科学立法是前提、严格执法是保障、公正司法是生命线。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100余项改革部署,规模之大、动员之广、理论创新之多、改革路径之清晰、具体任务之明确,前所未有。这不仅确定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框架和路线图,而且也与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了深层呼应,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保障。 几年来,司法体制改革层层推进,渐入纵深。司法责任制改革,“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让司法权力与责任统一;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审判程序的合法化、正当化,让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合流;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防止以权代法、以言压法,在权与法之间画定了高压线……乘风破浪、攻坚克难,司法改革向着完善的司法体制、科学的司法职权配置和健全的人权司法保障目标一路前行。 “为圆必以规,为方必以矩,为平直必以准绳”,人民群众对司法正义的观感,是由一桩一桩具体的案件连缀起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机关纠正了陈满案、呼格案、聂树斌案等一系列重大错案。相关部门分别针对近年来查处纠正冤假错案中暴露出来的深层次问题,在司法理念、机制、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防范和改进的办法。防范和纠正冤假错案的行动,彰显了党中央对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坚定决心,展现了司法在改革中迈向公平公正的坚实步伐,提振了人民群众对法治中国的信念和信心。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正在化作每个普通人的获得感。 人类早期的成文法常常铭刻在石柱或铜表上,但铸鼎未必传世、勒石未必长存,真正流传下来的是铭刻在全体社会成员心中的法治信仰,是由每一个公正审判动态维系起来的法治精神。法治中国前景光明,也任重道远,唯有牢牢守住公正这条法治的生命线,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打下坚实的基础。(责任编辑:韩佳欣) |
- 最高检公安部发文明确15种案件立案追诉标准 07-12
- 吉林市委原书记赵静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 04-15
- 十八大后近40部司法解释发布 经济人身全方位保护 10-30
- 吴爱英:积极推进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11-26
- 云南省保山市副市长耿梅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10-16
- 司法部:做好2014年工作 为农民工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04-03
-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民接受审查调查 05-09
- 湖北省孝感市委书记潘启胜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11-08
- 哈尔滨站北广场、哈尔滨北站“黑车”非法营运 相关人员被问责 08-18
- “红通人员”强涛、李建东被缉捕并遣返 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