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个残疾预防日:残疾女童更易受歧视,谁来保障她们权益(2)
“有些男方家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更偏爱男孩,当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出现残疾时,他们便会推卸照料的责任。相对于母亲,父亲一方更容易出现放弃不健康后代的念头,并因此提出离婚,还在离婚后推诿后续的抚养责任。”林丽说 中国残障事务专家解岩曾表示,社会对残障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歧视和偏见,这是阻碍他们平等参与、融入社会生活的重要原因。而残疾女童因其性别、残疾和年龄等多重身份,面对不同程度和更深层次的社会排斥,受到多重歧视。 受残疾影响女性网络的负责人玉娇坦言,残疾女性被歧视的现象其实是常态,当家庭多了一名健康的男孙,基于性别和残疾的双重歧视,女童的权益会被进一步剥削。 事实上,残疾女童因为身体与性别受到歧视,面临的后果有可能不仅仅是父母一方对其不闻不问,更严重的可能将是整个家庭的遗弃。 近日,有媒体报道,广西玉林一名大概三四岁左右,手脚有问题的女童被遗弃在水沟的垃圾中,无独有偶,这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广州救助站儿童保护中心——一名下肢残疾患智力障碍的6岁女童找不到家人。近年来,下肢软瘫的6岁女童“甜甜”被爸爸遗弃在张家口开往邯郸的火车上,被值班员发现将其送往福利院。湖北石首市的8岁残疾女童被父亲遗弃在出租屋内。左腿有残疾的3岁女童被遗弃在包头至临汾列车上等新闻也是屡见媒体。 专家:多方位构建残疾儿童权益保护体系 对于残疾女童受到家庭歧视甚至被抛弃的现象,受访专家表示,立法、司法层面均应当给予明确的、清晰地、可执行的倾斜照顾,社会层面也要普及儿童保护的理念,树立平等观念,以切实维护弱势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 “对残疾孩子的权益保障,最重要的仍然是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因此,对贝贝的权益保障首先要以保障愿意与其共同生活、承担主要抚养义务的母亲的权益为基础。”李云波表示,根据婚姻法第46条的规定,夫妻有一方有过错而离婚时,无过错方有权要求多分财产,乃至请求对方赔偿损害。法律规定的所谓过错其中之一便是对家庭成员的遗弃,基于此,林丽有权为贝贝争取更多。 在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平看来,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的残疾儿童保障法,残疾儿童权益一般使用残疾人保障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学术界一直在呼吁为残疾儿童权益保障专门立法。 同时,王平提到,在立法过程中,需要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与《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反歧视原则和特殊保护原则具体化为可操作性的规定。 民政社会共治研究中心学者赵川芳曾表示,目前,儿童保护观念更多的是强调家庭的责任,甚至一个残障婴儿能否存活,也取决于其父母是否有能力抚养他(她)或者能够接受他(她)是残障儿这个事实。 基于此,赵川芳提出,保障残疾儿童权益要健全残疾儿童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残障儿童家庭津贴制度,缓解残障儿童家庭普遍面临的沉重的经济负担,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为家庭经济负担过重抛弃残障婴儿、儿童的事件发生。同时也要整合儿童保护行政资源和政策资源,加大资金保障力度。此外,还应该加大民间组织介入残障儿童保护的支持力度。 (责任编辑:韩佳欣) |
- 最高检:与8部委共建未成年人被侵害强制报告制度 05-25
- 社保中心职员分46次蚂蚁搬家"搬走"社保资金270万 04-24
- 国家食药总局:食品抽检将努力覆盖不同区域 01-23
- 忏悔书连写10个"对不起" 安徽开审一起处级干部贪贿案 12-09
- 大年初一放火杀人致7死1伤案嫌犯被批捕 02-08
- 最高检与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座谈会摘要 01-31
- 答记者问:汇聚实现强国兴军的强大正能量 10-13
- 各地检察机关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再上新台阶 03-31
- 北京检察机关依法对赵建忠提起公诉 07-12
- 湖北宜城检察院监督水利部门移送6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