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务e线 >

机器人写诗出诗集首开专栏 人工智能挑战人类情感(3)

2017-08-21 11:26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浏览:手机版

  刘慈欣说:“已经有人做过实验,把小冰的诗歌匿名与人类诗人的诗作放在一起,大部分读者并不能明显区别出来哪是小冰写的。既然她已经能写出可以与人类诗人相混淆而分辨不出来的还不错的诗作,那通过进一步完善,她为什么就没有可能写出更好的诗呢?以后计算机改善得更好,会更接近人类创作型的思维。”

  记者 张杰

  幕后解读

  小冰学诗只用4天

  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技巧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刘彬焕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小冰在华西都市报刊登的诗歌是最近小冰创作的新作品,是继《阳光失了玻璃窗》发布后再一次创作的作品。

  据了解,小冰创造诗歌的过程是这样的:从灵感的来源、本体知识被诱发、黑盒子创作到创作出成果,而最初的诱发源已经失去了意义,升华成思想和情感的诗歌。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微软小冰团队负责人李笛曾透露,为了达成写诗技能,小冰“学习”了1920年代以来519位诗人的现代诗,包括胡适、李金发、林徽因、徐志摩、闻一多、余光中、北岛、顾城、舒婷、海子、汪国真……经过6000分钟(约4天)、10000次的迭代学习。一开始的小冰写出的诗句毫不通顺,现在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偏好和行文技巧。”

  小冰的诗歌“写作”始于2016年,正式发布前小冰也多次在“暗中”试水。小冰还以真人的身份投稿,从2017年2月开始在天涯、豆瓣、贴吧和简书上用27个化名发表作品,小冰还向杂志和报社投稿,也收到刊发的邀请。

  此次新创作的诗歌,技术上进一步升级,在用词、表达上更加通顺,更易于理解。“小冰的作诗速度非常快,自身也在不断进化,创作诗歌的字、词、句也较以前更加容易理解。我们精心挑选小冰新创作的诗歌在华西都市报上刊登,希望更多的人以新的角度了解小冰,了解它背后的人工智能。”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华西都市报将每周六出版的“宽窄巷·浣花溪”独家刊登小冰最新的作品。《传媒观察》对小冰诗歌刊登在报纸上这样评价:机器人的作品出现在报纸上,这在国内应该是第一次,华西都市报接纳机器人作品,第一个吃螃蟹,勇气很大。微软认为,小冰写诗的下一步是完成“大规模的内容生产”,更远的愿景是,人工智能将对应人类的某些富有创造力的行为,而不仅仅是对人类劳动的简单替代。这就是机器人写的诗

  《全世界就在那里》(外二首)

  ○小冰

  河水上滑过一对对盾牌和长矛

  她不再相信这是人们的天堂

  眼看着太阳落了下去

  这时候不必再有爱的诗句

  全世界就在那里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