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高层动态 >

俞正声: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2)

2017-08-16 18:28来源: 新华社浏览:手机版


  第一,要坚定不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内蒙古作为我们党领导成立的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地区,在实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方面具有优良传统,积累了宝贵经验。要深入贯彻落实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完善配套法规,加强普及宣传,强化监督检查,在贯彻国家统一政令前提下依法行使自治权,维护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保证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要把握正确方向,更好做到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进一步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加强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级各类人才,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第二,要确保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也对内蒙古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新发展理念,狠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畜牧业,全面打造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局面。要坚持绿色发展,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发展,继续组织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让“一湾碧水映晚霞”、“风吹草绿遍地花”的美景代代相传,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加快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第三,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扩大改革受益面,多办一些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各族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拓宽农牧民增收的门路和渠道,提高各族群众就业创业能力,千方百计增加群众就业和收入。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造就更多适应民族地区发展的有用人才。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瞄准重点区域、重点群体、重点问题,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因户施策,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四,要大力促进民族团结、边疆巩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强民族团结是一项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要高举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创新方式载体,丰富内容、拓展平台、增强吸引力,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继承和弘扬各族群众心连心、手拉手的光荣传统,不断巩固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团结引导各族群众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内蒙古70年的辉煌,根本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过去不论出现多少困难和挑战,都丝毫不能动摇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对党的热爱和忠诚,乌兰夫同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和优秀楷模。今天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更加需要这份坚如磐石的忠诚,更加需要这份舍我其谁的担当,更加需要这份“为建设新蒙古与新中国而奋斗”的初心。内蒙古各族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永远一心一意跟党走。要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让每个党员都能够成为识大体、顾大局、讲风格、求奉献、有担当的标杆,让每个党组织都能够成为服务群众、艰苦奋斗、扎实工作的堡垒,让党始终成为植根人民、团结人民、造福人民的主心骨。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