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务e线 >

北京:廉政培训班开讲 学员多为一把手(2)

2017-08-16 17:47来源:北京青年报浏览:手机版


  课上讲些什么?

  警示教育片提供反面案例供学员讨论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本次培训除了老师讲述廉政等方面的内容,还有反面教材。本次课程还专门安排了一堂课观看警示教育片,警示教育片的主人公是原市文资办党委书记张慧光,除了集体观看,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学员也会讨论到她的案例。

  2016年5月24日至25日,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召开,会议决定追认给予张慧光开除党籍处分,这是对张慧光问题的首次公开披露。1958年出生的她,2002年任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2008年3月任北京市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2012年6月任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党委书记,长期担任所在单位一把手。

  市纪委今年6月初曾介绍,“2017年3月30日,北京市一中院一审以贪污罪、受贿罪判处市文资办原党委书记、副主任张慧光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350万元。”

  相关负责人表示,张慧光曾经在前年参加过党风廉政培训班,因此她更具有典型意义,一是以此案例教育一把手承担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另外,张慧光自己也参加过廉政培训班,但今天却成了反面典型,这样的对比“更可以给大家警示,参加这个班不等于上了保险!”

  纠正“腐败越反越多”的错误认识

  今年的课程表上,“习近平总书记7月26日讲话解读”、“《共产党宣言》解读”、“理想价值与胸怀”都是新开的课,而有的课,从第一届就开始讲了,比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主讲人是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公管学院党委书记,清华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过勇教授,他还是国家监察部特邀监察员、G20反腐败工作组中国政府特邀专家。

  过勇是刚刚加入清华大学领导班子的首位“75后”。他告诉北青报记者,这门课最主要的,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论述以及精神内涵传递给学员们,帮助学员们加强四个自信。

  要把“老课”讲出新意,过勇每年要加入最新的形势背景,同时也要加入最新的研究成果。

  今年,过勇在课堂上突出了三方面内容。一是纠正社会上对反腐的一些错误认识,包括“腐败越反越多”、“民主是腐败的良药”等,向学员传递正确的认识和看法;二是讲当前腐败的形式,其严峻复杂体现在哪些方面、十八大以来有哪些具体举措、取得了哪些成绩,尤其是和十八大之前的反腐进行了对比;三是向学员们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前反腐工作的重要目标,是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反腐道路。“我在课上分析了其他国家的反腐模式、中国的反腐目标、如何实现……尤其是和学员们共同探讨一些社会上热点话题,比如要不要特赦腐败分子。为了把道理说透,我用大量鲜活案例,学员们的反应很积极,有人课后还找我讨论。”过勇说。而学员们也探讨了一些工作中的困惑,例如民营企业或个人拿回扣的腐败问题该如何处理、新的北京市监察委员会的职责是哪些等。

  学员如何做作业?

  作业是否亲笔写 一眼就能看出来

  课上讨论、情景模拟等时髦的授课方式没有用在领导干部培训班上,“从以往经验看,80多人的大班,讨论起来容易刹不住。”吴东轩说。但是本届培训班特意在第三天下午设了一个半小时的小组讨论。

  据过勇和吴东轩观察,课上没有学员打瞌睡,即使是下午第一节最容易犯困的课。课上几乎所有学员都会记笔记,多数人用笔,少数人用电脑。至于作业,虽然每节课没有单独的作业,但所有课上完后学员们都要交一篇学习总结。至于是否担心有学员让秘书代笔写作业,吴东轩表示,从前几届培训班的情况看,这种情况不存在,“学习总结要结合课上内容,是不是本人写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