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康复机构的“自闭”纵容了粗暴训练
2017-08-16 17:20来源:中国青年报浏览:次手机版
《新京报》8月15日报道,近日多名自闭症儿童家长反映,孩子在北京森熙教育昌平校区接受康复训练期间,遭到老师的“粗暴对待”。该机构一直以保护“商业机密”为由,不允许家长查看上课监控记录。事后披露的监控视频显示,老师按着孩子的头,强迫其做蹲起运动,甚至用绳子拖着孩子在地上走。目前,两名教师已被机构开除,朝阳公安分局也已介入调查。
事件发生后,康复机构开除涉事教师,这种“甩包袱证清白”的传统手段,在当下显然难以平息舆论的质疑。
自闭症儿童在语言、交流以及感知觉运动等方面存在发育障碍,这些孩子往往无法与外界正常交流,无法表达自己,需要通过专业机构来进行康复训练。涉事机构正是针对有轻微自闭症倾向的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康复机构。据报道,该机构康复训练价格不菲,每月半天托收费9000多元,全天托收费1.4万元,而这样高昂费用对应的是怎样的训练呢?所谓专业训练,大部分时间其实是老师陪着孩子看电视。看过监控记录的家长称,3个小时的课程,真正上课时间只有15分钟。在这短暂的训练时间里,孩子因为老师的“粗暴”训练而形成心理阴影,这引爆了众家长的情绪。
不透明,不公开,不沟通,始终萦绕着这家康复机构。家长表示,该机构一直以“商业机密”为由,不允许家长查看上课监控记录,而其他机构都是开放的,还有大屏幕让家长看上课情形。当家长们赶到学校查看监控记录时,竟发现7月26日~8月2日的监控记录已经被人为删除。一家康复机构能有什么“独特秘诀”,以至于要像保护祖传药方一样秘不外传,甚至不顾规范删除记录?
康复机构这种“自闭”行为,显然不利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家庭、社区、医院、康复机构是干预自闭症儿童的主要场所。在家,自闭症儿童的监护者是家长,而在康复机构,则是教师。因此教师与家长紧密配合,才能最好地辅助孩子康复,这也符合康复机构的职责。实践中,家长容易出现情绪问题,可能影响与老师的配合,甚至妨碍老师的正常训练。因此康复机构更应该积极与家长实现无障碍沟通,针对自闭症孩子的身心问题探讨和交流,实现机构训练与家庭教育的良好配合。
该机构“自闭”的管理模式,不仅导致家长不能与康复机构达成共识与合作,还造成了外界对机构、教师监督的缺位,纵容了部分老师肆意“粗暴对待”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这警示其他相关康复机构,必须保持公开与透明,让老师与家长更好地沟通与协作,也让老师接受来自家长的监督,从而保障自闭症儿童的权益。(责任编辑:韩佳欣)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